9月17日在京發布《2015年基礎教育發展調查報告》。報告顯示,近10多年來,除學前教育以外,我國基礎教育各階段招生人數與在校生數均呈現下降趨勢,近年基本探底。
根據該報告,受適齡人口減少影響,小學招生數量在1997年后開始大幅下降,從2500萬左右減少至2004年的1747萬人,2004年至2014年間,小學招生數量基本維持在1700萬人左右,2014僅有1658萬人。小學在校生人數也開始大幅度減少,由1997年的1.4億,下降到2014年的 9451萬人,降幅達32%。
初中招生人數從2001年也開始直線下滑,已經從最高峰時每年招生2263萬人,下降至2014年的1448萬人,總體降幅達36%。初中在校生數量在2003年達到6618萬人后,2004年開始逐年下降,2014年減少至4385萬人,總降幅達34%。
隨著初中畢業生總量的逐年減少,普通高中階段招生人數在2005年后也開始下降,從2005年的877.7萬人,下降至2014年的796.6萬人。 2005年至2014年的10年間,高中在校生數量略有下降,但基本保持在2400萬左右。但是,學齡前兒童入園數量從2004年開始以平均每年4%左右的速度持續增長。2014年在園兒童數量已經達到4051萬人。
總編輯陳志文認為,未來幾年學齡前兒童入園人數將繼續增長,學齡前兒童入園以及適齡兒童入學將面臨更大壓力。他表示:“國家‘十三五’規劃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中,對于教育的長期規劃,需要有更長遠的視野,基礎教育階段招生人數和在校生數近年已基本探底,很難形成根本性的逆轉,對此,相關部門在謀規劃、做決策時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