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期末考核的臨近,職稱評定的進行,一些高校教師又開始焦慮起能否在“C刊”(CSSCI,全稱“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上發表文章來。關于C刊體制下教師評價體系,有識之士早已進行過指摘,本文僅以一個具體學科來說明教師評價所遇的尷尬,以期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
據統計,開設日語專業的學校在2013年已達到506所,日語專業在全國各專業中排名僅次于數學,排第12名,而直接對應的、能發表研究成果的C刊少得可憐。外語類C刊有18種,按近5年的統計,18種雜志中5年里沒發表過一篇日語研究文章的有3種;5年間只發表過1篇的有2種。外語類C刊近5年發表日語論文總和為198篇,且呈逐年減少趨勢。曾經相對多的發表過日語文章(保證每期2篇以上)的《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和《外語研究》,2012年雙雙被“踢出”C刊行列。
據統計,2014年中國日語教師約1.7萬人,英語教師約10.5萬人。日語教師5年人均發表C刊文章0.01篇,英語教師5年人均發表C刊文章0.06篇。也就是說,英語老師在C刊上發表文章的幾率是日語老師的6倍。像日語這樣的專業都遭如此尷尬,更不要說其他更“小”的專業了。
從日語學科教師的學術尷尬可以看出,“唯C刊論”負面影響給教師評價帶來的消極影響。當然,不可否認,也存在部分日語教師的文章與C刊風格不符的問題。
在日語教育所遭遇的尷尬中,有兩個“怪圈”。第一個怪圈是,雜志重視C刊引用率,要保住C刊地位,所以少發與日語等小語種有關的文章;第二個怪圈是,日語教師難發C刊論文,難有科研成果獲獎,在科研評價中處于不利地位。這里說的引用率實際上就是被引頻次,因為轉引率只能對雜志而言,對作者個人來說“率”本無從說起。如果對個人不用被引頻次,而用“學科被引率”——被引頻次/同時期該學科發表文章之和,能比較客觀地體現文章在本學科內的影響。無論是評價者還是“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研制者,都應該把使用“學科被引率”作為課題,進行深入研究。
“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功能應該回歸到“探索科研規律,促進科學研究,科學引用數據,分析評價成果,分析學科特征,指導規劃管理”上,弱化其評價功能。恢復“外語類核心期刊”之類的各專業優秀期刊,讓它們與C刊一起共同擔當起考核評價教師科研水準的功能。在當前尚不能徹底擺脫“唯C刊論”影響的時候,這至少是向前邁出的一小步。同時,日語教師應該奮力進取,以更寬廣的視野、更深厚的學術素養觀照學科問題,增加文章的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