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國家公務員考試:范文閱讀
一、抵制“三俗”之風
******總書記在2010年8月公開提出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這是近年來中央最高層首次明確強調抵制“三俗”之風。低俗文化產品是物欲社會的影射,先除去滋生這種文化的社會土壤,應從更為根基的制度建設入手。在我們中國,一般情況下是小病到小醫院醫治,大病到大醫院醫治,現在既然連總書記都明確強調要抵制“三俗”之風,可見文化之病已經病得很深了。電影、電視為了獲得高票房,獲得高收視率,大量地插進裸露、性愛鏡頭,或者宣揚一些拜金、崇物思想;收音機里在某一個時段,全是賣性藥的廣告,以致于有的網友說“中國人全都是陽萎,所以性藥廣告才如此泛濫。”還有的非著名“明星”為了使自己更“著名”,不惜以“艷照”“獻丑”的方式博得大眾關注……可以說“三俗”文化產品已經以海陸空立體進攻的方式入侵大眾生活,一個正常人想不受影響都很難。
2010年6月9日,國家廣電總局正式下發了《廣電總局關于進一步規范婚戀交友類電視節目的管理通知
通知規定,“嚴禁偽造嘉賓身份,欺騙電視觀眾”、“不得選擇社會形象不佳或有爭議的人物擔當主持人”、“不得以婚戀的名義對參與者進行羞辱或人身攻擊,甚至討論低俗涉性內容,不得展示和炒作拜金主義等不健康、不正確的婚戀觀。”文化企業的生存、文藝工作者的吃飯都是建立在有相當數量的觀眾的基礎之上。沒有觀眾的文藝是孤芳自賞的文藝,是無法生存的文藝。可是有觀眾基礎的文藝分為兩種,一種是“三俗”文藝,把人往邪路上引,把人往道德敗壞方向上引,把人往淺薄方向上引的文藝;另一種是高雅文藝,因為有了群眾基礎,所以又稱“雅俗共賞”的文藝。例如卓別林的電影,既搞笑幽默,又能批判點什么、揭露點什么。文化企業、文藝工作者如果生產后一種文藝,當然是皆大歡喜,但實事是他們生產得少,少得可憐,所以才有了“三俗”泛濫的現象。
低俗文化產品是物欲社會的影射,但更是文化企業、文藝團體、文藝工作者們的勞動產物。就算物欲社會再沉渣泛濫,再齷齪不堪,它們的影響僅僅是與之接觸的某一些人。可是經過文化企業、文藝團體、文藝工作者們的勞動,變成了文化產品,然后借助現代的各種傳播手段,這種影響便會成倍增長。“三俗”文化的泛濫,我們的“文化企業、文藝團體、文藝工作者們”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需要擔當起責任來,而不應該是回避文化“先進性”的需求。文化的問題不能單在文化范圍內解決。在當下個人主義、精英主義和工具理性盛行的時代,要重建集體主義、平等主義和價值理性時代下克己、利群的傳統道德觀念確實有很大難度。一些低俗文化產品是當下物欲化社會的一種表現,而非源頭所在。若要眼不見為凈,倒是應該先除去滋生這種“低俗文化”的社會土壤,從更為根基的制度建設上入手才是。進一步看,“低俗文化”的泛濫以及中國社會當前的道德困境未必就能完全在大眾層面內解決。從道德滑坡自高階層向下“落勢化”移動的角度來看,“反低俗”還應有新的方式方法。
針對藝術領域和社會上出現的一些“庸俗、低俗、媚俗現象”,文藝創作要堅持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文藝家不能浮躁,要努力創作反映人民火熱生活、振奮民族精神、符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內在要求的文藝精品。文藝家們要提高自身素養,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要讓高雅文化占領陣地。在抵制三俗的同時,還要堅持深入生活的原則,堅持群眾喜聞樂見的原則,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創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
2011國家公務員考試:范文閱讀
二、小沈陽被指低俗
美國《新聞周刊
通俗是淺顯易懂,也被認為是大眾化的代名詞。而低俗是低級庸俗,意味著趣味低下。小沈陽的表演不能說是低俗,他本身就是大眾娛樂化的產物,但是,這種娛樂化要有一個界限,否則,就很容易陷入低俗。小沈陽的藝術生命力能否持續將取決于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觀眾的耐受力,一是小沈陽本人及其團隊的創新能力。當有一天他的表演激不起觀眾的任何熱情的時候,那么他的藝術之路可能就到了末途了。
上一頁[1][2][3]下一頁
2011國家公務員考試:范文閱讀
三、旅游景點收費過高
2010年7月19日,山西平遙舉行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票價由100元調整到125元。國內多個景區陸續提高了門票價格。云南石林門票從140元調整為175元;湖北黃鶴樓門票由50元漲至80元;青島嶗山景區漲價30%左右;云南民族村門票價格由70元上調至100元;山東三孔景區聯票由150元漲至185元。在景區價格偏高的問題上,存在著多種因素:一方面,價格管理部門未能嚴格把關,政府管理部門缺少政策性調控,旅游景點經營部門貪圖現實利益,導致旅游景點經濟收入模式畸形發展,價格虛火高燒不掉。另一方面,門票價格過高反映景區和主管部門普遍存在著一種思維慣性,即把景區當成一種獲取經濟收益的工具,把景區作為滿足公眾休閑娛樂生活的場所。使景區長期漠視媒體和社會的質疑以及公眾的需求,景區門票居高不下。旅游景點是不可替代資源,具有一定的資源壟斷性,一些地方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門從產業發展角度,將旅游景點當成了“搖錢樹”,一些管理部門更是急功近利,將旅游門票收入看作衡量旅游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經濟指標,甚至成為某些單位和部門追求經濟利益的重要目標。從而導致景點在門票上大做文章。旅游產業背后有著根深蒂固的部門利益與地方利益,使得景點門票價格上漲缺少有效的約束機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