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崗教師招聘考試2012甘肅真題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填入題后括號內每題2分,共40分)
1. 教育主體確定,教育對象相對穩定,形成系列的文化傳播活動,有相對穩定的活動場所和設施等特點的出現意味著( )
A. 教育現象剛剛萌芽 B. 教育形態已趨于定型 C. 教育制度初步形成 D. 教育活動趨于完善
2. 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建議,并對后世的文化教育及選士制度產生較深遠影響的人是 ( )
A. 漢武帝 B. 董仲舒 C. 鄭玄 D. 朱熹
3. 對教育的等級化、特權化和專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 )
A. 教育的終身化 B. 教育的多元化C. 教育的民主化 D. 教育的全民化
4. 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識的掌握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外,主要的思想是( )
A. “兼愛、非攻”B. “棄仁絕義”C. “道法自然” D. “化性起偽”
5. 主張“教育即生活、教育是經驗的改組和改造、從做中學”的教育家是( )
A. 布魯納 B. 赫爾巴特C. 杜威 D. 楊賢江
6. 國家對在小學中培養什么樣的人才的總要求稱為( )
A. 小學教育目的 B. 小學教育目標 C. 小學教育原則 D. 小學教育內容
7. 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的( )
A. 剩余價值學說 B. 資本和商品的學說 C. 勞動學說 D. 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8. 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自然本能,它是推動人發展的潛在、無意識、最根本動因。持該觀點的學者是( )A. 弗洛伊德 B. 華生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9. 個體在不同的年齡段表現出的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征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這就是身心發展的( ) A. 差異性 B. 順序性 C. 不平衡性 D. 階段性
10. 小學生的思維 ( )
A. 正處于具體思維與抽象思維并行發展階段 B. 正處于抽象思維向具體思維過渡階段
C. 正處于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階段 D. 完全屬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
11.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對中小學生身份表述是:中小學生是在國家法律認可的各級各類中等或初等學校或教育機構中接受教育的( )
A. 未成年公民 B. 社會公民 C. 普通受教育者 D. 青少年兒童
12.個別教師私拆、毀棄學生信件、日記行為侵犯了學生的( )權?www.sdsgwy.com
A. 公正評價 B. 隱私 C. 人格尊嚴 D. 名譽
13.師生關系在人格上是一種( )
A. 平等關系 B. 上下關系 C. 道德關系 D. 教育關系
14.小學階段的課程應體現 ( )性?
A. 強制、普及和統一 B. 科學、選擇和統一 C. 普及、基礎和發展 D. 科學、基礎和發展
15.在關于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相互關系上,一般認為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條件,而掌握知識則是發展智力的( )
A. 惟一選擇 B. 內容 C. 途徑 D. 基礎
16. 《學記
A. 因材施教原則 B. 循序漸進原則 C. 鞏固性原則 D. 啟發性原則
17.教師按一定的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并通過問答的形式來引導學生獲取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是( )
A. 講授法 B. 討論法 C. 談話法 D. 指導法
18.在德育過程中,人們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產生的自覺能動性,一般稱為( )
A. 道德情感 B. 道德意志 C. 道德觀念 D. 道德行為
19.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這一原則是( ) A. 導向原則 B. 疏導原則 C. 因材施教原則 D. 教育的一貫性原則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 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B. 建立學生檔案C. 了解學生 D. 操行評定
21.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學校教學條件下,兒童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形成B.思維過程的基本操作是分析和綜合
C.思維的基本形式是比較、抽象和具體化
D.根據思維探索答案方向的不同,思維可分為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
22.皇帝―“皇帝就是沙皇”,祖國―“美麗的地方”,說明兒童掌握概念的水平處于(? )
A.第一級水平 B.第二級水平 C.第三級水平 D.第四級水平
23.最佳學習效果的過度學習需達到( )
A. 50% B.50%―100% C. 100% D.100%―150%
24.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叫做( )
A.知覺 B.記憶 C.注意? D. 思維
25.在觀察精確性上有明顯提高的階段是小學( )
A.二年級 B.三年級 C. 四年級 D. 五年級
26. 學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學目標組織教學過程起關鍵作用是( )
A. 學生 B. 教學內容 C. 教師 D. 教學環境
27.兒童認知發展到達具體運算階段的標志是( )
A.多維思維 B.思維的可逆性C.具體邏輯推理 D.守恒觀念形成
28.加涅將學習分為智慧技能等五種類型的依據是(??? )
A.不同的學習結果 B.學習層次的高低C.學習情境的簡繁 D.學習水平的優劣
29.學習動機的強化理論的提出者是( )
A.行為―認知主義者 B.認知主義者C.建構主義者 D.行為主義者??
30.強調概括化經驗或原理在遷移中的作用的理論是(? )
A.形式訓練說 B.共同要素說C.經驗類化說 D.關系轉換說?
31.教鳥概念時,以麻雀、雞、蝙蝠為例是為學生提供(? )
A. 比較 B. 變式 ?C. 正例與反例 D. 概括
32.不屬于心智技能的是( )
A.閱讀 B.吹拉彈唱 C.運算 D.記憶
33.組織策略屬于( )
A. 精加工策略 B. 認知策略 C.元認知策略 D.調節策略
34.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列舉由“大地”一詞所想到的事物,是為訓練學生的( )
A. 發散思維 B.推測與假設 C.好奇心 D.獨立性
35.小學生品德發展的關鍵年齡是( )
A.6歲 B.7歲 C.8歲 D.9歲
36.心理輔導的基本目標是( )
A. 開發潛能? B. 尋求發展? C. 個案輔導? D. 學會調適
37.行為目標的陳述依據是( )。
A.可觀察和可測量的行為 B.行為產生的條件C.行為的標準 D.具體目標
38.課堂管理始終制約著教學和評價有效進行,功能在于( )
A. 引導 B. 促進和維持 C. 反饋 D. 評價
39.就一個測驗的優劣而言,最為重要的指標是( ?)
A. 信度 B.效度 C.區分度 D.難度
40.以下說法中錯誤的( )
A. 專家教師課時計劃簡潔靈活,以學生為中心并具有預見性B.家教師有完善的維持學生注意的方法
C.專家教師往往較注意課堂的細節D.專家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策略
二、填空題 (共20分)
1. 二戰后綜合中學的比例逐漸增加,出現了普通教育______、職業中學普通化的趨勢。
2. 教育______是對教育專制性、等級化和特權化的否定。
3. 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在大學里講授,最早始于德國哲學家_____。????????????
4. 對學生是人的屬性理解包含三個基本的觀點:學生是______主體,學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個體,學生具有獨特的創造價值。
5. 學生的受教育權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權、______和公正評價權。
6. ______是根據教學大綱(或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
7. 在教學實踐上把學習過程概括為學—思—行統一過程的學者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______。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選自《______
8. ______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的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9. 根據一節課所要完成任務的多少,我們把課分為______課和綜合課。
10.兒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過教育和自我教育實現的。自我教育能力由______、自我激勵、自我調控等因素構成。
上一頁[1][2][3]下一頁
11.根據文獻記載,埃及在古王國末期已有______學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孫和貴族子弟的場所。
12.集中體現柏拉圖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______。
13.《義務教育法
14.智育是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技能,發展他們______與學習有關的非認知因素的教育。
15.個體的實踐活動體系中第二層次的活動是個體的______活動,它是人對外部世界能動的、帶有個體性的反映。
16.根據課程的任務,可以將課程劃分為_____型課程、拓展型課程和研究型課程。
17.______是指一個測驗達到測驗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測出了它所要測出的東西。
18.小學德育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構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______教育。
1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是______法。
20.一般來說,學校組織的報告、講座、集會、比賽、參觀、訪問、調查等活動都屬于課外活動形式的______性。
21.具體而言,教育心理學主要旨在探討學生學習的______。
22.性別的個別差異表現在性格特征差異和______差異兩個方面。
23.小學兒童正值注意有意性迅速發展階段,注意的______能力表現出迅速發展的趨勢。
24.______認為,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律的制約。
25.在世界范圍內最早對遺忘過程作系統研究的人是______。
26.最有利于學習效果提高的動機水平為______的動機激起水平。
27.習得的知識、技能與行為規范向品德與能力轉化的關鍵條件是______?。
28.遷移產生的基本前提條件是學習者是否擁有相應______?。
29.學習的熟練程度達到______時,記憶效果最好。
30.兒童在知道“青菜”、“蘿卜”等概念后,再學習“蔬菜”這一概念,屬于____學習。在概念形成過程中,______和比較起著重要作用。?
三、簡答題(共6小題,30分)
1. 列舉中小學教師必須養成的職業道德習慣。
2. 在教育教學的細節中如何做到尊重學生的個別異。
3. 在日常生活中,增進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細節有哪些?(寫六條即可)
4. 簡述教師道德教育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5. 教師理解學生表現在哪些方面?(寫六條即可)
6. 優秀教師有哪些主要特征?
四、問答題 (10分)
1. 教師與學生人格平等體現在哪里?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5 BBCAC 6-10 ADADC
11-15 ABACD 16-20 BCBBA
21-25 BABCB 26-30 CDADC
31-35 CBBAD 36-40 DABBC
二、填空題
1. 職業化 2. 民主化 3. 康德
4. 能動的 5. 學習權 6. 教科書
7. 孔子、《中庸
10. 自我評價 11. 宮廷 12.《理想國
13.《義務教育法
16. 基礎 17. 效度 18. 思想
19. 榜樣 20. 群眾 21. 心理規律
22. 性格類型 23. 轉移 24. 斯金納
25. 艾賓浩斯 26. 中等動機 27. 遷移
28. 知識背景 29. 150% 30. 上位、變式
三、簡答題
1. 列舉中小學教師必須養成的職業道德習慣。
答:熱情主動;端莊大方;規范得體;寬容公正;溝通合作;雙贏思維;關注細節;不斷更新。
2. 在教育教學的細節中如何做到尊重學生的個別異。
答:(1)對因材施教有正確恰當理解;
(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
(3)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盡量縮小由社會不公正給學生帶來的差異;
(4)辨證地看待學生優缺點,不絕對化;
(5)不同學生犯了同樣錯誤,要考慮不同動機與原因進行處理。
3. 在日常生活中,增進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細節有哪些?(寫六條即可)
答:理解別人;注意小節;信守諾言;闡明期望;誠懇正直;勇于道歉。
4. 簡述教師道德教育對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答:教師道德教育一方面對教育勞動對象及社會具有重大影響,另一方面對自身素質提高和完善也有重要作用。能使教師正確認識教師職業的意義,深刻理解教師所擔負社會責任和使命,確立堅定職業信心;能促進教師改善勞動態度,敬業精神,形成良好的教風;能提高教師的行為選擇能力和心理素質;能促進教師努力鉆研業務,掌握教育規律,提高業務素質。
5. 教師理解學生表現在哪些方面?(寫六條即可)
答:⑴站在學生的立場理解學生的心態;
⑵讓全班學生共同討論決定班級的活動;
⑶選擇班干部時,讓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公開唱票;
⑷鼓勵學生大膽發表不同意見;
⑸給學生機會,給教師提意見;
⑹在課堂上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
6. 優秀教師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積極地講授表現出熱情;了解并跟上你專業領域的變化;搞好組織衛生;建立一種有效的班級管理模式;有效的提問能力;指定好教學步驟明確傳達信息的能力;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展現一種好的態度;
四、問答題
1. 教師與學生人格平等體現在哪里?
答:⑴不要用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學生;
⑵和學生交流,交談時要保持平等;
⑶要求學生作到的教師首先要作到,不凌駕于學生之上;
⑷不以個人權威或職業地位掩飾自己,不帶假面具;
⑸理解教學相長的含義,具有向學生學習的意識和行為表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