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萬眾矚目的2011年度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落下帷幕。作為“國考”的重頭戲,《申論》試題出現了重大變化,首次按照考生的種類給出了兩套主題不同、材料不同的題目。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李永新分析說,今年的申論考試呈現出比較明顯的變化趨勢,材料主題省級和市級截然不同。去年的省級和市級試卷雖然材料不同,但都是圍繞海洋的開發與保護而展開的。今年則不然,省級試卷的主題是“黃河治理與黃河精神、中華文化”,市級試卷的主題是“農民工子女教育與保持城鄉文化血脈聯系”,完全體現了分卷考試、測查不同能力的要求。至此,“國考”申論的命題向大綱進一步靠攏,從材料到題目都體現出區別,完成了華麗轉身。
同時,此次考試更加強調以政府角度來看待問題,并且明確具體角色,要求分別“以國家和政府的名義”以及“以縣政府的名義”來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針對今年的申論考題,李永新認為難點在于副省級以上試卷的第三題,即國家要求做一個宣傳手冊,包括四個方面——黃河之水天上來,黃河的治理與開發,黃河與中華文化,黃河的精神,要求考生寫出這個手冊的提綱。這既是一道實務的應用文寫作題,又是一道綜合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試題,它對考生的綜合文化知識基礎要求極高。題目中既涉及到黃河精神、黃河文化這些現實的重大文化命題,又涉及對李白《將進酒》中名句的理解,不僅要求考生對材料有透徹的理解,對黃河文化、黃河精神等背景問題有深切的把握,而且要有較高中華古典文化、甚至古典詩歌的修養和造詣,以符合撰寫宣傳材料的要求。這道題目的設置從綜合文化知識、文化修養水平上,拉開了考生的差距。由此可見,公務員考試不僅要考知識、考能力,還要考修養。這也是目前的公務員考試一個非常重大的、亟須引起重視的趨勢。
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國家公務員考試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