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學校組織的三下鄉實踐活動,由于疫情防控的客觀原因限制,在保證每位參與者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線上線下結合,以學習、體驗、采訪和參觀的方式開展。第一次參與三下鄉實踐活動,有看過之前的活動內容,是比較期待憧憬的,但是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活動的很多方面有所限制,失去了許多能夠與團隊面對面合作實踐的機會,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這次的活動便具有了特殊的挑戰性,隊員們如何通過線上交流溝通與配合進行實踐,線下個人形式又該如何開展實踐,都成為了這次活動所需要克服的難點。
而這次我們團隊的主題是“傳承紅色基因,續寫時代擔當”,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今年戰“疫”中那些沖鋒陷陣的“戰士”。就在這個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防控狙擊戰,在中華大地驟然打響,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武漢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基層工作者,以及所有的黨員干部,在疫情爆發的那一刻,他們就拿起了“武器”奔赴一線,因為有了他們,我們堅信這場戰爭的勝利屬于我們。
我所了解的“紅色基因”它流動在民族的血脈里,遺傳在民族基因中,它是前輩們所傳承下來的紅色精神,堅定、執著、不畏艱難、勇于開拓、勇攀高峰……而在2020年防疫戰的報紙、微博、新聞上,經常能夠看到那些人民子弟兵、退伍軍人甚至是革命老兵堅守在戰“疫”一線的身影,“紅色基因”便在這時顯現出來,他們也有所愛所珍惜的人,為什么還要選擇冒著生命危險沖鋒在前,這正是他們身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的事”,我想,這句話就是對他們的行動最好的詮釋。
而在這次活動過程中,實踐隊員在采訪過程中也能夠深刻體會到軍人抑或是革命老兵他們身上珍貴的品質。青年軍人懷揣一片赤誠,告別親人、朋友,告別他們所牽掛摯愛的人,來到部隊接受鋼鐵般的磨練,沖鋒于防洪、抗疫的前線,退伍軍人革命老兵雖然已經卸下軍銜,歸隱市井之中,但是只要國家有需要,人民有需要,他們時刻準備著再次啟程參戰,“軍心”從未改變。“我經常恍惚,我的腳下埋藏著曾經鮮活的生命,我就踩在他們的身體上,我們的幸福和我們的生命來自于他們的犧牲。”就是這樣的一群人,他們不忘初心,挺身而出,牢記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馬不停歇奔赴各處,歲月靜好,正是因為他們在為我們負重前行,用自己的肩膀為我們抗下重量。退役不變衛國心,隨時召喚上前線。雖然,軍人也愛關山月喜歡和平鴿,關鍵時刻卻將榮譽放在心中,軍人,自古與戰爭相伴,而今,軍人與和平共生。
紅色基因凝聚了力量,引領了未來,典藏了歷史,穿越了時空,成為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永久的向往和神圣的殿堂。通過這次實踐活動,我們才明白所謂的“紅色基因”并不只停留于書本上,它穿過時空隧道,跨過時空之門,流淌于每個人的血液中,被這樣一群勇敢無私的人們所傳承,“喝水不忘井人”,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將其學習和發揚光大,用實干書寫我們這代人的青春華章。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