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網友發的動態,小編也想說上幾句。
1,孩子考了600分,1-4志愿都沒有錄取,被第五順位的志愿錄取了;
2,孩子的分數達到了第二、三順位志愿高校的最低投檔線;
3,第三順位高校第一輪投檔后,計劃未滿,發布了征集志愿,而且降分幅度很大。
1,明明孩子達到了二、三志愿高校的最低投檔線,為什么不能投檔?
2,明明第三順位志愿高校河北工業大學招生計劃未滿,為什么不提自己孩子的檔?
3,明明孩子二、三志愿高校都服從調劑,為什么沒有調劑上?
第一個問題:因為孩子雖然達到了二、三志愿高校的最低投檔線,但平行志愿錄取是看位次的,并不僅僅看考分。
舉例來說,二志愿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三志愿河北工業大學的最低投檔線都是600分,并不表示填報了這兩所學校的考生只要考分600就能投檔。關鍵看位次。
首先,每個學校的投檔計劃都是固定的,比如說上述兩所高校,在該生所在省份的計劃都是60人,那么,省考試院系統投到符合條件的第60位考生后,就不會再投檔。
最低投檔線意思是投到第60位考生的時候,其考分是600分,這是自然產生的,不是事先劃定的。
其次,我們知道,高考同分考生是很多的,每一個分數值上都有許多位考生。比如說,我們安徽理科600分有487位。同分考生怎么排出先后位次來呢?各省有各省的辦法。我們安徽理科是總分-理綜-數學-語文-英語,也就是說部分相同的考生,從理綜分數一直比到英語分數,誰更高,誰就排在前面。假如仍然一樣,那就同時投檔,但這種情況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數個考生連續12位數都完全相同的幾率微乎其微。
所以,可以回答家長的第一個問題,在同分排序的情況下,他的孩子排在了計劃投檔人數的名次之外,所以,夠不上二、三志愿高校,系統沒有投檔,而是繼續向后檢索符合條件的志愿高校,一直到第五順位重慶郵電大學,夠格了,就投檔了。
第二個問題:河北工業大學招生計劃未滿發布征集志愿與投檔計劃完成并不畫等號。
首先,投檔到河工大的考生并不是人人都符合專業志愿要求的。這其中,一定有一些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分數超過了自己的實際考分,因而仍然夠不上專業錄取。但也一定有不服從調劑的考生,學校只能將其退檔。這樣一來,學校的招生計劃就不滿了,自然可以發布征集志愿。
其次,投檔到河工大的考生并不是人人都符合學校招生章程中有關限定條件的。比如說考生的體檢、單科成績、外語語種、英語口試、學考等級、綜合素質評價等因素由高校根據招生需要自主設定,這些因素在投檔系統中不設置為限制投檔條件,一旦投檔到某個高校的專業,又不符合高校招生章程的要求就會造成退檔。
所以,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河工大在閱檔之后對部分不合條件的考生進行了退檔,計劃有缺額。這個時候,實際上已經是一輪投檔結束之后開始的第二步工作了。而網友家的孩子其實已經在一輪投檔的第一步已經投到重郵,河工大跟他孩子完全沒有關系了。
第三個問題:服從調劑分兩種,一是院校調劑,通常在提前批順序志愿中出現,就是錄取不到這個院校,可以調劑到另一所院校;二是專業調劑,這是在考生的志愿已經投到一個高校之后,自填專業達不上,服從的話可以由高校將其分配到計劃未滿的其它專業上。
家長誤以為平行志愿中勾選專業服從調劑就可以調劑到其它院校,這是不可能的。二、三兩個志愿都達不上投檔的資格,你再怎么專業服從也是毫無意義的。
1,該生的志愿缺乏必要的梯度,是以一到四志愿全部夠不上。他以600分的成績錄取在第五順位志愿,二、三最低投檔分都是600,顯然四也是600,這說明一志愿如果是沖的志愿,二三四志愿,考生選擇的都是基本同一位次的學校,這樣的選擇一定會出現一個夠不上,個個夠不上的結果。
2,該生家長更愿意孩子壓線進檔,哪怕是調劑到最不理想的專業,似乎這樣才能做到一分不虧。但實際上,壓線進檔只圖學校名稱,根本不兼顧專業,對于孩子的發展是有很多不利影響的。不過,家長可能更注重二、三等志愿高校211大學的身份,才會如此遺憾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