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共有201萬人報名參加研究生考試。其中在職人員報考人數占據了相當的比例,多地非全日制報名人數占比超過10%。查字典新聞網為大家準備了在職讀研的相關資訊,一起來看看吧。
據有業內人士表示,在職研究生有兩種就讀形式,兩者在錄取方式、專業范圍和畢業證書等方面均有較大區別,報考者需謹慎選擇。
讀研熱
競爭讓老員工壓力山大
近日,多場在職研究生招生說明會在廣州舉行,記者隨機采訪部分在職人士發現,不少公司在職讀研的員工比例逼近50%。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擴大,不少老員工感受到人才競爭的壓力,而這也成為他們選擇讀研的主因。我的本科學校不是很好,而且公司對學歷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目前在某房地產公司從事運營管理工作的莊先生表示,學歷一直是自己的痛點:老員工學歷都會差一些,但是新招的員工基本都是畢業于985、211高校,想要晉升管理層,我們公司要求必須有碩士學位。
對于從事心理咨詢工作二十余年的黃女士和徐女士來說,職業瓶頸是她們面臨的主要問題。黃女士表示,2000年之前國內還沒有真正的心理學專業,當時心理咨詢師憑證就能上崗了,而現在心理學專業已經較為普遍和成熟,自己也想回爐學習專業的心理學理論和知識,希望可以更好地開展工作:現在國內的心理咨詢行業也發展得很快,再不進步,我們這些老人就要落后啦。
而正在就讀在職研修班的張先生表示,自己打算讀研,除了想提升自己的學位,為今后升職或跳槽做準備,也是為了彌補自己未讀研究生的遺憾,趁著還年輕好好提升自己:我不想把周末空閑的時間浪費掉,去上課,就算多看看書也好。張先生表示,在班級里可以接觸到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士,自己常常與他們交流,也能夠拓展人脈。
選 擇
聯考or同等學力申碩
記者了解到,去年9月14日,教育部正式下發通知,12月1日以后錄取的研究生從培養方式上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形式區分,其學歷學位證書由原來的只頒發學位證書(單證)改為同時頒發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雙證)。
事實上,自在職研究生改革后,10月聯考(GCT聯考)的專業納入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之中,在職研究生考試就剩下兩種形式1月聯考和5月同等學力申碩。那么,兩者有什么區別呢?
據某高校負責在職研招的柯老師介紹,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獲取證書、錄取制度和專業范圍上。1月聯考能參加的專業有MBA(工商管理碩士)、MPA(公共管理碩士)、MEM(工程管理碩士)、MPAcc(會計碩士)等等,可選擇范圍很小。而5月同等學力申碩專業就非常多了,包括經濟統計學、教育學、新聞傳播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在內的30多個專業。
從錄取制度來看,1月聯考實行的是先考后學。每年的12月或1月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統考,達到所選學校的分數線并且通過復試就可以入學。柯老師表示,選擇1月統考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學完全部課程,學分修滿,論文答辯合格就可獲得院校頒發的雙證書,即在職研究生學歷和學位證書。
而同等學力申碩則是非學歷教育,畢業后學生只能獲得單證,即碩士學位證書:同等學力申碩是免試入學的,先學后考。柯老師表示,同等學力申碩不考數學,學生可以分階段參加外語和專業綜合考試,每通過一門都會保留成績,壓力相對較小:兩種在職讀研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學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謹慎選擇。
莊先生坦言,自己目前還在糾結參加統考還是報讀同等學力申碩,對于已經離開學校4年的他來說,要想通過全國統考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對同等學力申碩,莊先生充滿了不確定:這個畢業后沒有學歷證書,所以我認為含金量比不上統招生,有可能公司不會認可。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