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保研經驗交流會剛剛結束,忽然忍不住想回憶下這過去的一年。也差不多就是去年這個時候,由于對軍隊僅存的一點眷戀,我決定要報考西北工業大學,一所以軍工著稱而且大概是所有985工程大學里最聲名不顯的學校。
我決定考研的理由實在有些滑稽,因為我數分掛科了,需要重修。說起數分,真是一個永遠的傷,一共學了三個學期,數分二我掛了兩次,數分三老師大發慈悲給了個60。于是到了大三下學期,為了不影響畢業,我不得不拿出大把時間把這門冤家似的課從頭到尾好好學一遍,然后某一天,莫名其妙地,想著反正也要學數分,干脆考個研吧。于是,考研,這個以前從來沒考慮過的事情,就這么草率地闖入了我的世界。
時間回溯到去年清明節,在一個不宜喬遷的日子里,我從偉大的西四A417宿舍搬了出去,頂著很大壓力:父母是不愿意的,出于安全考慮,老師是不愿意的,出于職業角度,只有我是固執的,固執地相信在人生重大決定面前自己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47號樓2門901,第一次在家和宿舍之外住上幾個月的時間,在這里我經歷了大學四年最為孤單和迷茫的一段日子。那時的我,想去上自習然而缺乏動力,想在屋里自己學又沒有足夠的自制力。兩個半月的時間,數分上冊只看了一半,高代零零散散復習到了線性方程組,政治英語?根本沒想過要看。如果說我這段時間干了什么有意義的事,那就是每天堅持五公里跑步加一百個以上俯臥撐。
終于,到了六月中旬,隨著期末一天天臨近,我意識到不復習數分就要完了。然后強迫自己每天自習,放下了其他所有科目,無論是否在上課,都只專注于這一科。這真是一個無比痛苦的過程,對于數學,那時的我真的是一點興趣也沒有,如果不是為了以防沒有清考而影響畢業,數分書估計都發霉了。起初,我發現自己根本無法理解書上說的話,是近乎沒有一句能夠吃透的那種,于是我只好從頭開始,一個個定義地背,一個個定理的推敲,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問題就硬著頭皮死摳,一個小時要是還做不出來就看看答案,理解了之后再自己從頭至尾寫上一遍,就這樣一遍遍重復,直到完全正確為止,有時會,我為了一道題要付出四五個小時的代價。終于在期末數分考試前一天的午夜十二點,我精疲力盡地躺倒在床上,默默品味著終于把數分二的內容基本復習完了的快感。
于是,那次期末,以數學物理方程和數學建模兩科60分的代價換來了數分的75分,沒辦法,畢竟復習的晚,最后一題傅里葉變換完全不知所云,加上前邊錯了一點,事實上能考到這個分數我已經很滿足了,要知道,當時和我同屆的補考數分二的也就只有我通過了。
期末之后已經是七月中旬,先是回家了一個星期,算是享受了一下暴風雨來臨前最后的寧靜。從家里回來之后,考研輔導班開始上課,而得益于我們的努力爭取,海天考研在先行違約的情況下答應幫我們解決上課時住宿的問題。于是我們一大票子小伙伴一起帶著鍋碗瓢盆奔赴天津城建大學,那個時候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我是這群小伙伴里成績最差的,沒有之一的那種:三年里,我掛了四科,還有近十科考了60分整,大多數科目成績不高于75,平時成績穩居班里倒數前十。那時候我對自己是一點信心都沒有的,也確實是這樣,我這種學渣都能考上研究生,不是沒天理是什么。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都在自己悶頭復習和去考研班上自己悶頭復習中度過。是的,去考研班也是自己悶頭復習,盡管我一開始對他們是滿懷期待的,然而越到后來越覺得毫無用處,所以后來索性就不去了,先是翹了考研政治,到后來發展到自動屏蔽他們的信息。考研這件事,真的只有自己才是最靠譜的。
網上常常有人把考研路形容成一條不歸路,一路上滿是荊棘還時不時跳出一兩只攔路虎,更要命的是,你要知道,考研對于一個大學生來說并不是唯一選項,也就是說在這一路上,還會遇到很多充滿誘惑的岔路,稍不留神就再也回不來了。
他們說的對么?不全對。至少以我親身經歷看來,考研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這主要歸功于一路上始終相伴的小伙伴們,我們一起報考研班,然后一起發現并沒有什么卵用,一起被坑地完全不想去上課,又一起搶座,自習,吃飯,玩耍......得益于我們的抱團,最終沒有人放棄。
要說起復習,我覺得并沒有什么特別好的方法。我的套路就只有一個:就是每一個問題都不放過。可能我這個人比較懶也比較害羞,經常懶得翻答案對于拿題去問別人也比較害羞。然而看著不會的題心里又難受,就只好不顧一切地自己死摳,和期末復習一樣,一個題經常要用四五個小時才能做出來,現在看來,其實人害羞一些懶惰一些也不是全然沒有好處的。當然,我上邊說的原因基本是開玩笑,還是那句話,考研這個事,還是自己最靠譜,還應該在后邊加上半句:對于數學來說,尤其如此。
如果有小伙伴把我這篇嘮叨當做是一個經驗介紹的話,可能會好奇怎么到現在還不提政治英語。是的,截止到暑假結束,我確實基本沒有復習過政治和英語。你能想像么,一整個假期,我考研單詞我只背了不到五百個,真題一道沒做,政治買的肖秀榮一千題做了不超過十分之一。我的確是這樣非常任性地把幾乎所有時間都奉獻給了數分和高代,基本上只有當我無聊到極點或者做了好幾天數分高代之后才會想起來還有政治英語這兩門課。
一開始,我并沒有把考研習題冊當做一個很重要的事,我覺得隨便做完哪一本就夠了。但是越到后來我就越發現,一本編排合理、難度適宜的習題冊是有多么重要。我要考的西北工業大學,他們自己出版了考研教案。對于數分的教案,現在想想真是不忍吐槽,不僅習題各種抄襲復旦的課本,題量還少的可憐,做到暑假結束實在是不想做下去了,這時候聽說大家都在做錢吉林的題解精粹,就連帶著錢吉林的高代一起買了。然后數分我就開始轉戰錢吉林了,至于高代,對于西工大的考研教案我是極力推崇的,而且還帶動了周圍好幾個小伙伴一起做這本書,講真,這本書對習題的歸類和講解以及難度梯度的設置比我見過的其他高代考研輔導書都要好。
時間不會為了等我研究數分高代而放緩腳步,很快,我成了大四的,成了一只徹頭徹尾的大四考研狗。每天的作息,至少比紫薇和夏雨荷像多了。初試一天天臨近,網上各類倒計時開始瘋傳,各種貼士,攻略開始刷屏。到了考前半個月,我終于做完了錢吉林的數分,把高代的考研教案過了兩遍。在別人都已經把真題做的差不多的時候,我開始拿出真題來慢悠悠地做了。哦,忘了說了,這時候在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努力下,英語真題終于做夠了十套,政治也背了背風中勁草的知識點還連帶著做了做上邊的習題,肖八倒是出了,但是沒做。然后很快,如雷貫耳的肖秀榮四套卷如約而至,在別人都在背肖四的時候,我不緊不慢地把肖八的選擇題做了一遍,然后毅然決然加入了背題大軍。
這之前還發生了一件趣事,那是剛進十二月的時候,考研決戰號角已經吹響,我卻不太想學習了。然后約上和我一起報西工大的艷姐去“看考場”。打引號的原因是,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的考場在哪,然后找上一屆的問了個大概就去了。兩個人在外邊漂了一天,倒是也干了點正事:吃了頓麥當勞然后順便去看了看幾家酒店,并沒有什么中意的地方,于是我們倆,最初叫喚在外邊租房子叫喚的最兇的兩個人決定打道回府,此處不留爺,自有考研班車留。最有意思的是,我們看了半天的考場不是我們的考場,而是趙璐他們的,還好沒在外邊定房間,我們的運氣看起來還是很不錯的。
終于,左盼右盼,等來了考研初試。然而就在前一天,考研班車才告訴我們要六點半發車。最終在我們不想復習的情況下,跟他們磨了好幾個小時,要來了全額退款然后其他小伙伴都去外邊住了,我和艷姐約的出租車才算解決了交通問題。真正到考試來了,其實是非常輕松的,那段時間羋月傳正熱播,我每天自己在屋里看更新到十二點才睡覺,考試那兩天也沒例外,就這樣愉快地,初試結束了。
考完之后,因為政治英語比較簡單,我預計自己可以考到410分左右。鑒于自己平時成績實在太爛,在初試結束休息了一天用來搬家之后,就直接開始了復試的復習。復試的筆試科目有復變函數,數值分析,概率論和數理統計這四門課。畢竟復試不同于初試,為了提高速度,我從網上搜羅來了各種視頻課,跟著視頻課將這些課程學了個遍,學習的時間貫穿了初試結束到復試開始的每一天,包括在回家的火車上和一整個寒假。這期間,期末考試也沒耽誤,而且大學四年,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擺脫了班里倒數,還破天荒地拿到了單項獎學金,以至于在復試政審的時候我都沒忍住和辦公人員自嘲了一句,說:這是所有獎學金里最低的那種。
言歸正傳,寒假期間,陜西各高校的考研成績出來的雖然晚,但終歸沒有遲到。于是,我看到了379分的總分和高等代數刺目的105分。我原以為我高代最低不會低于130的,然而現實總是這么出人意料。后來我分析,應該是自己計算題做的太差,我平時做題有個很不好的習慣,遇到計算題,尤其是數比較麻煩的題目,往往會草草了事,而到了后來甚至發展到遇到麻煩的計算題只列表達式,把思路順一遍和答案一對照,思路沒問題就過。然后高代成績給了我一悶棍,所以也希望所有有耐心看到這里的小伙伴切記不要眼高手低,一定要注意訓練自己的計算能力。
不過所幸其他科目都還算正常,379分的分數在數學專業來說終歸不是一個難以接受的分數,畢竟,379和410在當時的我看來只是二等獎學金和一等獎學金的差別。分數出來之后,我去了衡水的姥姥家里,因為我姥爺在初試前走了,當時,爸媽為了不影響我考試都沒有告訴我這個噩耗,還是好幾天之后我無聊加了我表哥的微信翻了他的朋友圈之后才發現的。那天晚上,在我租的小房間里,向著衡水的方向,拜了三次,送了姥爺最后一程。而我一直沒有回去過,爸媽怕我回去的時候,帶回去的是一個令人難堪的分數,畢竟我之前成績太爛,盡管我自己不這么想。于是一直拖到成績出來,我才回去。那應該是我整個考研過程中過得最輕松的幾天,因為有我可愛的小外甥,整天把人家當個小玩具似的擺弄,小屁孩還跟我特別親。除了那幾天,我整個寒假的日子就是起床吃飯、自習、吃飯、午休、自習、吃飯、自習、睡覺,如此往復。
當然,我的心理還是很輕松的,畢竟西工大數學專業去年的復試線只有311分,今年就算高一些也不會影響到我,然而到了3月中旬,畫風突變,壞消息接踵而至,先是68人復試名單公布,接著招生計劃上明確說統招只有28個名額,然后之前聯系的導師也出了一些問題,之后大家相互打聽分數知道400分以上的至少有8個,380以上的不下30個,兩天的時間,一個個消息讓我應接不暇,高分考生的集中爆發來的如此突然,讓我這個徘徊在錄取邊緣的無比糾結。
復試很快就來了,我幾乎是懷著必死的心態踏上通往西安的火車的。車上,在人們贊嘆的目光中,一刻也不敢放松地復習還沒來得及看完的實變函數和泛函分析。懷著無比忐忑的心情,我完成了第一天的筆試和第二天的面試。第四天,成績公布,那一刻,心如死灰,我名列統考生第24名,而在我之后有六個西工大本校享受延保政策優惠的考生,也就是說,以兩名之差,我與這所學校失之交臂。幾乎是絕望地,冒著雨,我登上了回返天津的列車,火車隆隆而行,我默默下定決心要考研二戰,二戰一定可以成功的。然而,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戲劇化,就在列車行到一半,一位面試我的老師給我打來電話說讓我跟著他學習,老師告訴我說他看我在面試中表現的不錯,所以想要我跟著他,而且延保政策并不會影響我的錄取,那一瞬間仿佛世界都亮了。
考研的歷程到這一刻終于告一段落。回顧這一年來的風風雨雨,我想考研所帶給我的,絕不是一個研究生學歷那么簡單,他給了我充足的信心,讓我知道自己有著不比任何人差的學習能力,像我這樣一個在班里墊底,大學四年絕大多數時間在掛科和補考中掙扎的學渣也是可以考取一個985大學的研究生的。
前天,在整理自己考研“遺物”的時候,發現了20個本,記錄著從初試到復試所有的數學題目,他們是會證明一些東西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