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炎黃時期屬于龍圖騰的部落是()
A.姬姓的黃帝部落B.姜姓的炎帝部落
C.風姓的太昊部落D.嬴姓的少昊部落
2.下列關于夏商周時期文化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夏商周時期是中華文明的勃興時期,為中華文化奠定了基礎
B.商代時期甲骨文已成為較成熟的文字
C.《周易》是我國最古的官方史書,《尚書》是我國最古的占卜用書
D.干支紀日法是世界延續至今的最長的紀日方法
3.春秋后期的()用望聞問切的方法診斷病人。
A.扁鵲B.華佗
C.孫思邈D.張仲景
4.下列各項與秦漢時期不符的是()
A反映民間生活的樂府詩盛行;B雕塑繪畫藝術成就突出;
C史學出現了開創性的成就;D佛教藝術的發展成就斐然。
5.開始把漢字字體由隸書轉化為楷書的是()
A.東漢蔡邕B.曹魏鐘繇
C.東晉王羲之D.東晉王獻之
6.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覆滅的標志是()
A.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
B.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
C.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成立
D.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職
7.1911年5月,清政府成立的責任內閣又被稱為()
A.“軍機內閣”
B.“傀儡內閣”
C.“皇族內閣”
D.“立憲內閣”
8.在中國最早比較系統地介紹馬克思主義,第一次舉起社會主義大旗的人物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毛澤東
D.蔡元培
9.中國民族民主革命的首要問題是()
A.農民土地問題
B.革命領導權問題
C.分清敵友問題
D.武裝斗爭問題
10.官僚資本的壟斷活動,首先和主要的方面是在()
A.工業
B.金融業
C.農業
D.交通運輸業
11.二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的原因與19世紀晚期相比,最明顯的不同是()
A.充分利用科技成果,提高勞動生產率B.借助原有的經濟技術基礎
C.通過對外掠奪獲得資本D.積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12.赫魯曉夫對外戰略的基本點是 ()
A.實現蘇美共同主宰世界B.堅持同資本主義陣營的對抗
C.建立蘇聯的軍事霸權地位D.打擊美國的世界經濟霸主地位
13.當今世界出現經濟全球化的趨勢,這表明 ()
A.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關系加強B.大國強權政治勢力的減弱
C.各國的利益趨于一致D.區域性經濟集團的影響力減弱
14.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國家將大多數東方國家淪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本原因是 ()
A.工業革命提高了西方列強的社會生產力,使其具有征服能力
B.資本主義的開放和擴張性,要求以全世界為它的活動舞臺
C.東方各國的經濟和政治制度落后,必然處于挨打的地位
D.西方列強確 立資本主義制度時,東方各國還繼續閉關鎖國
15.美國內戰和俄國1861年改革前兩國經濟發展的共同障礙是()?
A.資金不足B.企業設備陳舊?
C.缺乏技術人才D.缺乏自由的雇傭勞動力
16.早期資產階級革命最主要的成就是()
A.完成了人類社會向資本主義的過渡
B.使資本主義由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
C.確立起資本主義社會的若干基本原則
D.徹底摧毀了歐洲封建制度
17. 19世紀末,非洲反帝斗爭史上,唯一取得勝利并保持了國家獨立的一場戰爭()
A.阿拉比抗英戰爭B.蘇丹馬赫迪起義
C.埃塞俄比亞抗意戰爭D.阿爾及利亞反法起義
18.下列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認識不正確的是()
A.由少數帝國主義國家操縱,本質是重新瓜分世界
B.徹底解決了帝國主義爭霸世界的矛盾
C.涉及中國問題,并侵犯了中國主權
D.為資本主義相對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
19.“使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臺灣……歸還中國”。出自哪一個文獻()
A.《大西洋憲章》B.《聯合國宣言》C.《開羅宣言》D.德黑蘭會議決議
20.北約和華約兩個組織對峙近半個世紀,這()
A.直接導致蘇聯的解體
B.避免了大規模戰爭的發生
C.使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D.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發展機會
二、名詞解釋
1.算賦
2.《水經注》
3.改訂新約運動
4.“八七”會議
5.亞歷山大
6.塞爾維烏斯改革
7.光榮革命
8.普加喬夫起義
三、問答題
1.商鞅變法的意義。
2.簡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國的外交成就。
3.埃赫那吞改革有哪些主要內容?
一、選擇題
1—5 C C A D B 6—10 B C B C B 11—15 D A A B D 16—20 C C B C B
二、名詞解釋
1、①是秦漢時政府向成年人征收的人頭稅;②據漢律規定,民年15至56,不管男女都要出算賦;③每人每年1算(120錢)以充軍費;④算賦、口賦是封建國家最大的一項財源,在賦稅中占重要比重;⑤人頭稅過重是導致農民起義的重要原因。
2、①北魏時著名地理學家酈道元為《水經》作注而撰寫的一部地埋學著作;②全書40卷,30萬字;③書中記述了河流水道1252條,并詳細記載了這些河流水道的方位、流向、經過區域,以及這些地區的地形地貌、植物動物、農業工業、風土人情等;④它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是研究這個時期歷史、地埋、考古、農業、水利的重要文獻。
3、是南京國民政府初期的一項最重大的外交舉措,主要包括爭取關稅自主和廢除領事裁判 權兩項內容。這場外交運動使中國獲得了一定的關稅自主權,具有一定積極作用,但沒有從根本上取消帝國主義在華特權。這場運動使南京國民政府獲得了各國的承 認,但遠遠沒有使中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4、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由瞿秋白、李維漢主持,大會批判了陳獨秀的右傾錯誤,確定了以武裝 斗爭反抗******反動派和開展土地革命的總方針,為革命指明了方向。從此,中國革命進入了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的工農武裝斗爭的新階段。但這次會議沒有從組 織和方法論上檢討發生右傾的原因,助長了左傾錯誤,沒有在革命低潮進行戰略退卻,而是一味暴動,在革命方法論上導致了左傾。
5、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之子,亞歷山大帝國的創建者;公元前334年,他率領約30000名步兵和5000名騎兵開始遠征波斯;經過伊薩斯戰役和高伽米拉戰役,他摧毀了波斯帝國;之后,他繼續東征,于公元前324年回到巴比倫,建立了第一個地跨歐亞非的帝國;但他不久因病去世,帝國很快瓦解。
6、羅馬王政時期第六位勒克斯塞爾維烏斯(約公元前578年—前534年在位進行的改革;按財產將公民分為六個等級,規定其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建立百人隊大會;廢除血緣部落,建立地域部落;他的改革基本上完成了由氏族制度向國家的過度,是羅馬國家建立的重要標志。
7、1688~1689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動的****詹姆斯二世的統治、防止天主教復辟的政變。西方資產階級歷史學家傳統地將這次事件稱之為不流血的光 榮革命.1685年,查理二世病死,詹姆斯繼位以后,開始了全面的天主教復辟。為了阻止天主教的恢復;輝格黨與托利黨聯合起來,共同反對國王。輝格黨與 托利黨就決定等他死后迎立他信奉新教的女兒瑪麗及其丈夫荷蘭執政威廉。1688年11月,在國會迎接下,威廉率領荷蘭軍隊在英國登陸,詹姆斯二世倉惶 逃往法國。1689年2月6日,立威廉為國王、瑪麗為女王,這就是威廉三世在英國統治的開始。這次政變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新貴族和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之間所達成的政 治妥協。政變之后,英國逐漸建立起立憲君主制。
8、1773—1775年發生的俄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起義。18世紀中葉農奴制經濟發展迅速,各種方式的封建農奴制剝削日益嚴重,階級矛盾尖銳。1773年9月普加喬夫自稱彼得三世,率80名哥薩克在雅伊克沙一帶起義。起義分 為三個階段。起義曾經席卷了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及外烏拉爾等廣大地區,這次起義雖然最后被沙皇政府殘酷鎮壓下去,普加喬夫也被處死,但卻沉重地打擊了沙皇 ****制度和封建農奴制。
三、簡答題
1、答案要點:
(1)他用法令形式廢除了奴隸制的井田制,把土地授給農民,土地可以買賣,這就從法律上維護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地主經濟的發展。
(2)商鞅變法是一場地主階級旨在破除奴隸制度、鞏固發展封建制度的政治革命,順應了封建制發展的趨勢,使原來比較落后的秦國一躍成為戰國時代最先進的國家,為日后統一六國打下了基礎。
2、答案要點:
1960年1月至1963年3月,中國先后同緬甸、尼泊爾、蒙古、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妥善解決了邊界問題。20世紀50年代,中國積極支持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區的民族解放運動,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建立了友好關系。1971年10月,在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積極爭取下,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從此,中國在聯合國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成為維護世界和平、反對霸權主義的一支中堅力量。
20世紀70年代,新中國經長期不懈的外交努力,終于打開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大門。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兩圉發表上海聯合公報。同年9月,中日兩國發表關于建交的聯合聲明。
1972年出現了西方國家對華建交熱潮,中國同英國、荷蘭、希臘、聯邦德國等國先后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同中國建交的國家,從1965年的49個增加到1976年的111個,僅1970年以后的新建交國家就有62個。
3、答案要點:
(1)取消對阿蒙神和其他一切神的崇拜,只準崇拜阿吞神;(2)沒收阿蒙神廟及其他一切神廟的財產,將其轉交給阿吞神廟;(3)鏟除一切建筑物上的阿蒙字樣;(4)將首都從底比斯遷至埃及中部的阿馬爾那,新首都取名為“埃赫那吞”,以擺脫阿蒙祭司集團的影響;(5)國王也由阿蒙荷特普四世改名為“埃赫那吞”,意為“阿吞的光輝”;(6)提拔一些出身中下層的人(涅木虎)擔任高級官吏,以實施和推進改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