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進一步發揮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項目在研究生開展原創性研究中的作用,提升我校研究生特別是人文社科專業研究生的創新能力,解決該項目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經過精心籌備,近日,研究生院了舉辦首屆廈門大學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項目經驗交流會暨2016年項目啟動會。副校長鄔大光、學校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評審專家、有關機關部處領導、2014年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優秀項目獲得者、2015年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項目立項負責人和部分院系研究生出席了交流會。交流會由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陶濤主持。
陶濤首先介紹了廈門大學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設立的背景和意義。他指出,研究生培養過程的規范管理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環節,田野調查研究是人文社科專業研究生培養的重要手段,是他們獲得原創性科研成果的必經之路。為了保證和提高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生的科研能力,遵循人才培養規律,廈門大學研究生院在2014年率先在全國高校中設立了第一個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旨在讓我校研究生特別是人文社科專業的博士研究生能夠擁有充足的經費保障,開展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原創性研究。陶濤指出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在校內外引起了很大的關注,申請項目的人數逐年上升。2014和2015兩年時間內,研究生院共資助項目49個,資助總額近60萬元。獲得資助的研究生分別到包括臺灣在內的19個省市開展田野調查,獲取許多珍貴的第一手數據和資料。陶濤向為該項目的成功設立而提供咨詢及項目評審的專家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副校長鄔大光指出,美國頂尖高校的人文社會學科的博士研究生培養都必須做大數據和田野調查,而目前我校的研究生培養還是以課堂教學為主,走出校園少,下基層更少。我校設立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就是為了鼓勵更多的研究生深入田野,應用先進的研究手段,做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學校將繼續大力支持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項目,將項目做實做好,將提高優秀項目的獎勵標準,延長項目資助的時間,保證項目后續的深入研究。他指出,通過研究生培養方式的轉變,促進我校研究生的培養特別是人文社科類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上一個新臺階。
鄔大光教授、我校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項目評審專家人文學院鄭振滿教授、法學院何麗新教授和教育研究院徐嵐副教授分別為2014年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7個優秀項目頒獎。6個優秀項目的負責研究生分別匯報了他們在該項目資助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分享了開展田野調查的經驗和體會。來自建筑系的郭文樂介紹了他深入福建鄉村,觀察到鄉村建筑空間的地域性表達,他說: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給研究生到基層,深入研究老百姓最熟悉但卻最容易被人忽視的現象或文化提供了機會與可能。來自臺灣研究院的陳曉曉則介紹了《臺灣地方自治制度變革研究》。研究期間為獲得第一手的資料和實地考察,她幾次遠赴臺灣調研,而正是有了研究生田野調查基金的經費支持,解決了她的后顧之憂,讓她能夠安心研究。
最后,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陶濤宣布2016年田野調查基金項目申請正式啟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