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等級及科目
2015年上半年全省各級機關考試錄用公務員職位為省直機關(含垂直管理系統)、市州直機關、法檢系統選調生、省委組織部選調生(大學生村官)職位。考試采取分級考試的形式進行,公共科目筆試試題由省里統一命制。報考省直、市州直機關(含垂直管理系統的市局和長春市所轄區局)和選調生職位的考試級別為甲級,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甲)、《申論》(甲)。報考省垂直管理系統的縣(市、區)局、省和市(州)直駐本級政府所在地之外縣(市)機關(單位)的考試級別為乙級,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乙)、《申論》(乙)。筆試考點設置在市州政府所在地。
報考少數民族自治地方機關的少數民族考生在參加《申論》科目考試時,可以使用所報考的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文字答卷。招考職位對《申論》考試答卷文字有明確要求的,考生必須嚴格遵守,否則取消該科考試成績。
本次考試各級公務員主管機關和考試機構,不指定考試復習資料,不舉辦也不委托任何機構舉辦考試輔導培訓班。復習大綱在吉林省公務員考試網上公布,考生可免費下載。
公共科目筆試時間為2015年4月25日。具體安排為:
8:009:30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
10:1012:10 《申論》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應考須知
主要測察考生從事國家機關工作應具備的基本判斷、思維能力。
試題結構包括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邏輯推理、常識判斷和資料分析五個部分。全部為四擇一的客觀性試題,考試時限90分鐘,滿分100分。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甲)與《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乙)在題型、題量、難度等方面會有所不同。
(一)《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型介紹
1、言語理解與表達
言語理解與表達的題目形式很多,例如:
題型1:言語表達。主要考察考生對于詞語、語氣、詞序、語法結構等在語言表達中的作用的理解程度。
題型2:言語理解。言語理解著重考察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綜合、分析、理解能力。所給的文字材料較長,主要是對詞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義的理解;對比較復雜的概念和觀點的準確理解;對語句隱含信息的合理推斷;在干擾因素較多的情況下,能比較準確地辨明句義,篩選信息。
此外,言語理解與表達題型還包括:選詞填空、詞語替換、病句診斷、寓意理解等題型。
2、數量關系
這種題型重點考察考生基于數字表征的基本思維能力。數量關系題目形式很多,例如:
題型1:數字推理。給你一個數列,但其中缺少一項,要求你仔細觀察這個數列各數字之間的關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規律,然后從四個供選擇的答案中選出你認為最合適、最合理的一個,來填補空缺項,使之符合原數列的排列規律。
題型2:數學運算。主要考察考生解決四則運算問題的能力。在這種題型中,每道試題中呈現一道算術式子,或者是表述數字關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應考者迅速、準確地計算出答案。
3、邏輯推理
邏輯推理是考察應考者推理判斷能力的一種測驗形式,題目形式和種類都很豐富,例如:
題型1:圖形推理。這種題型考察考生基于符號表征的基本思維能力,要求考生從四個備選答案中選擇最符合規律的一個,替代題干中的問號,使圖形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
題型2:邏輯推理。這種題型考察考生基于文字表征的基本思維能力,這些基本邏輯思維能力可能包含演繹思維、歸納思維、類比思維等。在每道題中給出一段陳述,這段陳述被假設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據這段陳述,選擇一個備選答案。正確的答案應與所給的陳述相符合,應不需要任何附加說明即可以從陳述中直接推出。
題型3:定義判斷。運用標準進行判斷,是公務員一項基本的職位要求。在每一個問題中,先給考生一個或多個概念或規則性的定義,然后再給一組事物或行為的例子,要求考生從中選出最為符合或最不符合該定義的典型事物或行為。這里假設給定的概念或規則性的定義是正確的,不容置疑的。
題型4:事件排序。每道題在特定或非特定條件下,給出五個事件,每個事件是以簡短語句表述的,接著給出表示事件的四種假定發生順序的四個數字序列,請選擇其中最合乎邏輯的一種事件順序。
此外,判斷推理的題目還包括辯證邏輯、類比推理等題型。
4、常識判斷。常識判斷部分主要考察考生依據基本常識、基本經驗,以及公務員所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對常見現象或事物進行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
題型1:基本經驗常識。基本經驗常識主要考察考生依據基本常識和基本經驗,對常見現象或事物產生的原因以及某一現象發生、引起的后果進行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
題型2:綜合常識。綜合常識主要考察作為考生所應掌握的基礎知識,如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市場經濟理論、法律、省情國情、時事政治等方面的內容。
題型3:機關工作常識。機關工作常識考察考生 所應掌握的機關工作基本知識,如公文寫作、行政管理、公務員職業道德等方面的內容。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