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名校女博士被遣返,引發高分低能熱議,正如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2016考研學子們,你們要相信,高分不一定低能,你們要做的是學會知識的運用。
進入考研論壇交流 全面掌握考研資訊
近日,美國遣返中國名校女博士后的新聞引發熱議。該名女博士稱自己除了學習,什么都不會,這不禁讓人對中國的教育堪憂。如今高學歷的碩士、博士層出不窮,但是高分低能的現象也很普遍,加上國家大力發展技術創新,于是就產生了高學歷群體知識無用的假象。其實,知識是最大的財富,2016考研人,作為將要成為高學歷群體的種子選手,一定要掌握運用的技巧,切勿讓自己的辛苦得來的知識變得無處可用。
分清有用知識和無用知識
什么樣的知識才叫有用的知識?說實話,在考研中考生的學習應該是有功利性的,即要在有限時間內,把能拿到分數的知識學透,這就是有用知識。而有的考生在復習中覺得看自己的書沒有意思,卻拿別人的專業書看的津津有味。在都教授看來這類考生沒有正確理解考研的意義。遇到這種情況應該首先尋找看書技巧,把自己那本難啃的書吃透,而不是遇到困難就往后退,到頭來學到一些無用知識。
把有用知識學精學透
其實對于學習來說沒有什么熱門與冷門的專業,只要我們把自己的專業學精學透,就可以在這個領域中開辟自己的小天地。而考研就是這樣一個將知識學精的機會,尤其是對于考本專業的考生來說,如果你是出于熱愛這個專業而選擇深造,就應該十分投入的鉆研;如果你是奔著找工作的目的而選擇考研,那就更應該學好,因為專業技能才是職場上的敲門磚。
如何正確運用有用知識
據了解,文章開頭那位遣送回國的博士后,曾因不擅與人打交道,多次被美國企業辭退。由此可見,有了足夠的干貨還不夠,還需要一定的渠道或平臺才能使知識變得有價值。考研中,我們要注重人際交流這個學習的渠道。通過與研友的交流或與老師的交流,可以讓我們在自己狹小的領域里看到不一樣的精彩,獲得更多的啟發。
世界讀書日剛剛過去,以前我們總是把那些愛讀書的人叫做書呆子,其實他們才是最富有的人。我們相信那些有著知識無處用的高學歷群體只是沒有遇到一個合適的平臺。因此依然要鼓勵大家多看書,多學知識。世界上本沒有知識無用論,只是不會用的人多了,知識也就變得無用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