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24日),75393人在武漢市14個考點參加省公務員考試,人數創下歷史新高。為何眾多考生對考公務員趨之若鶩?今年的試題有何特點?“公考熱”背后折射出什么社會現象?……昨日,記者進行了探訪,并請相關專家點評。
考場即景
有人不遠千里趕考 有人甘愿放棄高薪
有的人不遠千里坐火車從外地來趕考,有的人甘愿放棄已有的高薪工作……公務員究竟有何魅力?記者探訪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等多個考點發現,在考生、家長眼中,“穩定”是公務員崗位最大的吸引力。
在湖北大學考點,記者碰到在一家證券公司工作的杜小姐,她說,目前月薪有5000多元,雖然待遇不錯,但每個月都有新增客戶指標,工作壓力很大。
來自河南的孫威開網店已有三年,每天24小時神經緊繃、持續面對電腦。他認為,還是公務員這個飯碗更靠得住。
此外,今年我省對公務員報考的年齡范圍做出規范,大多數崗位上限為35周歲,這給了不少考生希望,今年若考不上明年再戰。來自鄂州的翟先生是一名山區教師,他想通過公務員考試改變命運,到大城市機關工作。“只要在年齡范圍內,考不上我會一直考。”他言語十分堅定。
試題點評
行政能力測試難度增加
和去年的行政能力測試相比,今年的題量由140題減少到120題,但大多數考生感覺難度略有增加,時間仍然很緊,有些題只能靠蒙。
今年,取消了數字推理,只考數字運算,對考生的數學基礎和思維能力要求更高;圖形推理方面,不少考生反映很難找到規律;常識判斷考察面很廣,歷史天文地理無所不包,而且多是“逆向設答”,讓考生從選項中找出一項不正確的,迷惑性大增;資料分析的題干閱讀量很大,也增加了難度。
中公教育創始人、首席研究專家李永新認為,這些題型變化反映出,省公務員考試的命題逐漸向國家公務員考試趨近。
申論圍繞人口普查作文章
昨日下午《申論》考試圍繞去年舉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作文章。兩個半小時內,考生需要回答四個問題,分別是:通過人口普查可以獲得哪些信息,對經濟社會建設有何意義;人口普查會遇到哪些問題,如果你是一名普查員有哪些對策;代表街道辦事處,為社區擬一個老年人服務方案;以“家底”為題寫一篇議論文。
不少考生表示,前面三題相對好把握,人口老齡化屬于常態化的熱點,憑平時積累都有話說。最后一題簡單兩個字的題目,較難把握,難以確立答題的方向。
李永新認為,“家底”兩個字看似簡單,但要通過綜合使用材料來凸顯人口普查“摸家底”的戰略意義,理清邏輯,有一定難度。整套題出得有水平,考生有話說,但說好又不容易,有一定的區分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