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量大,涉及面廣,考查能力全面,這天下第一考的稱號可謂名副其實。”歷經兩場緊張的“戰斗”,2011年“國考”在5日16時30分落下帷幕。在河北省河北商貿學校考點看到,走出考場的考生都在感慨“國考”難、“考碗”不易!
從河北省人事考試中心獲悉,河北考區兩場考試進行得很順利,《行測》、《申論》兩場考試缺考率均在10%左右,全省約3000人放棄考試。全省各考點沒有發現違紀作弊現象,全部試卷將密封運往北京,全國統一閱卷。
行測試題近七成考生沒做完
5日一早,距離開考還有半個多小時,考場門前就已經聚集了大量的“考碗族”,寒風中他們有的在吃早餐,有的依然捧著考試資料翻看,更多的人表情嚴肅地等待入場,不愿說話。
等到交卷鈴響,考生們陸續走出考場時,等候在考場外的“陪考族”熱鬧起來,考生們也顯得很興奮,互相詢問有沒有答完,互相議論考題的難易、互相探討題目的答案。剛剛參加了河北“省考”的劉同學告訴記者,和省考相比,此次國考的題目要偏難,但行測時間比省考要多出半小時,題量是一樣的。“盡管多了半小時,還是感覺時間不夠用,后面幾道資料分析題全是在答題卡上蒙的。”據推出的一項考后調查,截至晚7時30分,參與調查的考生中近七成表示行測試卷沒做完。
據了解,今年國考“行測”試題由歷年的140道減至135道,每年必考的5道數列題目今年全部取消了。試卷題型與結構也有所變化,出現了一些新題型。而且考題緊扣時事,很多題目涉及今年我國發生的重大事件。
申論考題因報考職位而不同
“今年的申論考試,副省級以上的考題和地市以下的考題完全不同。”關于申論考試,考生們最大的感受就是考題不同。經了解,以往的申論考試無論是副省級以上還是地市以下都是同一主題或相近主題,但此次申論考試則完全不同,副省級以上關注黃河治理與中華文化,地市級及以下關注農民工子女教育和無根文化。
一位報考副省級以上職位的考生說到,“題目有難度,雖然關于黃河人們都不陌生,但答題時總感覺無處下手。”一位“國考”輔導老師也表示,此次申論考試不是簡單的就問題說問題、解決問題,而是和中華文化、中華精神以及無根文化等很多精神與文化因素聯系起來解決問題,更加強調對文化的理解與傳播,有一定難度。
筆試成績2011年1月下旬可查
據推出的“《行測》和《申論》哪個更有難度”的考后調查,截至晚7時30分,28.5%的考生選擇《申論》更難,26.2%的考生選擇《行測》更難,30.2%的考生則表示兩科都很難。只有9.6%的考生認為兩科都不難,另有5.5%的考生稱感覺不出考試的難易,選擇了“不知道”。
據悉,2011年1月下旬,報考人員可憑本人身份證號和準考證號登錄考錄專題網站,查詢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公共科目筆試成績公布后,國家公務員主管部門將從通過公共科目筆試最低合格分數線的報考人員中,按照成績從高到低的順序確定各職位參加面試的人員名單。面試時間由各招錄機關確定,一般在2011年3月底前進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