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通過炒創業板股票來實現‘曲線創業’,結果不但希望落空,而且本金也傷不起。”小胡作為85后目前正在攻讀金融學碩士,具體學習的專業方向是投資學,起初他以為憑著自己積累的一大堆理論知識,在股市上“小試牛刀”并非難事。但小胡炒創業板將近一年“吃了大虧”后,不得不承認自己空有一股書生氣,將風云莫測的股市想象得太簡單。
去年暑假的時候,小胡眼見父母炒股屢屢被套,于是毛遂自薦欲在股市露一手,從父母處獲得了3萬元,再加上自己打工積攢的8000元,總共湊足了38000元作為他的股市投資啟動資金。
小胡一開始就將選股范圍鎖定在創業板,他的想法是:“美國納斯達克涌現了微軟和蘋果等知名高科技公司,所以我看好國內創業板也會冒出大牛股。在創業板里精選股票,不就是相當于通過‘曲線創業’分享高成長嗎?”
“當時我看好的是300077國民技術這個股票,這家公司從事手機支付業務的研發,而且在經營上還有中移動這座靠山。”小胡仔細研究了國民技術的招股說明書和財務報表后發現,該公司聲稱獨家研發中移動的手機支付2.4G標準,而且各項主要經營數據都強勁增長,各家券商的研究報告也是一片看好。
小胡考慮到手機支付的市場發展空間廣闊,于是在去年8月以120元左右的股價,幾乎全倉買進300股國民技術,并且一直“捂牢不動”。雖然父母提醒他創業板股價高和風險大,但小胡不以為然:“股價高怕什么,大牛股總是一漲再漲。”
但等到今年4月時,手機支付行業明確將主要采用另一種13.56M標準,這對國民技術的股價來說無疑是重大利空,令一直看好該股的小胡“大跌眼鏡”。隨后國民技術的股價迅速破位下跌,100元的關口也輕易失守。而國民技術的一季報又“雪上加霜”,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都同比滑坡,小胡的炒股本金也虧損了將近四成。
“炒創業板不想卻炒成了傷心板。”小胡感嘆自己作為金融學碩士炒股套牢太沒面子,不過他也意識到照搬書本上的投資理論炒創業板難免吃虧,因為大多數創業板股票在“過度包裝”上市后,“高成長”的光環往往很快就褪色,想要在股市“曲線創業”更是難上加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