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女碩士生開著跑車闖紅燈,被交警攔下車,搖下車窗一臉不在乎。在得知闖紅燈要被罰款200元記6分后,車主將幾本證件遞出窗外,“我有學生證,給我個半價吧,扣三分算了。”都研究生了,很快就要跨入社會,還如此無視交通法規,缺乏最起碼的公共安全意識,甚至還把學生證拿出來作為討價還價的籌碼,這樣的“人才”社會如何消受得起?讓人感覺沉重的是,這樣的學生并非絕無僅有。現在,很多家庭都一個孩子,百般寵愛集于一身。而且,還呈現這么一個奇怪的趨勢:家境有多優越,對孩子的寵愛就有多深。父母之愛,本乃人之常情。殊不知,這一來孩子很難長大,甚至永遠長不大,還因為“成熟不足,無知有余”,給家庭增加負擔,給社會添亂。當然,現在一些學生到了大學還如此幼稚、無知,跟當前的教育也脫不了干系。現在,盡管素質教育呼聲此起彼伏,可實際上,無論從小學到初中,再從初中到高中,乃至到大學,都還是以考分論英雄。讓人更難容忍的是,素質教育不僅沒有代替應試教育,而應試過程中居然也沒把素質設計進去,甚至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學校和老師明明意識到學生素質缺陷所在,也沒想到通過教育教學加以解決。還因為教育如此,耳聞目睹,現在甚至有一些學法律的學生,走進社會之后,除了把法律當成工作工具,具體在為人處事時卻不講法律。甚至,利用對法律知識的專業優勢,想著鉆法律的空子。從這個角度來看,對那個學生的做法不應扣分罰款完事,還應通報給她的學校,請該校的領導和老師也反思一下:學校的教育成績不該為學生的行為也被“扣分”嗎?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