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一、考試目標1. 生物學科知識與能力掌握生物學科的基本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基礎知識,具備生物學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實驗技能;了解生物學科發展的歷史和現狀,關注生物學科的最新進展;能舉例說出這些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2.生物學教學知識與能力掌握生物學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準確理解《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
(三)教學設計1.學習需求分析(1)分析學習者l 分析高中生學習生物學課程的一般特征,如年齡特征、整體知識水平、能力水平等。l 分析高中生學習生物學課程的差異性,如個性差異、知識水平差異、不同的學習態度等。 (2)分析教材l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編寫特點,確定課時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對生物學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和組織,明確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順序www.sdsgwy.com。l 通過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明確核心概念,確定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2.確定教學目標(1)領會高中生物學課程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含義。(2)根據三維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確定并準確表述教學目標。3.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1)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生認知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方法。(2)合理選擇和利用課程資源。4. 設計教學過程(1)合理安排生物學教學的基本環節。(2)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3)分析并評價教學案例。5. 撰寫格式規范的教案6. 了解生物學教學中常用的評價類型及其特點三、試卷結構
四、題型示例1.單項選擇題(1)下列屬于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共有的結構是A.染色體 B.核膜 C.核糖體 D.內質網(2)下圖表示硅藻屬浮游生物的數量和北溫帶海洋上層一些非生物因素的季節性變化。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A.硅藻數量的減少與水中磷、硫含量的減少B.有關光照強度過高會使浮游生物(硅藻)的生長受到抑制C.浮游生物(硅藻)數量的增加導致水中磷、硫含量的減少D.光照強度的升高促進了分解者的活動,使水中磷、硫等無機鹽減少
上一頁[1][2][3]下一頁
2.簡答題(1)繪出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的結構簡圖,標出主要部分名稱,并描述細胞膜的結構特點。(2)在進行“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這一概念的教學中,你認為教學難點是什么?簡要說明如何突破該教學難點。 3.教學設計題閱讀“細胞有絲分裂”的教材內容(教材內容略),確定這部分教學內容的知識目標。4.材料分析題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1)該教師的教學過程中,你認為他可能選用的課程資源有哪些?(2)根據以上教學設計思路,分析該教師的教學設計中使用了哪些教學策略?(3)在實施這些教學策略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