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取消一般公務用車”, 廣大人民群眾反映強烈和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公車腐敗”問題終于等來了一絲讓人欣慰的回音,向公車既得利益者開刀總算是邁出了試探性的一步。
相關評論
葉青:如果真的能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對財政資金而言將是一個巨大的節約。根據葉青的調查,平均一輛公車一年的費用在15萬元到20萬元之間。他曾去杭州了解過當地公車改革效果,發現與車改前相比,一年下來節省經費超過三分之一。以杭州為樣本,那么一輛公車一年可以省出5萬元到7萬元,就以5萬元算,再乘以200萬輛,那就是1000億元。“事實上,現在很多人都自己買了車,實現零公車并不困難。主要是要改變一些領導的特權意識。”
王錫鋅:在發補貼之前,首先要解決的是公車清理的問題。當前我國存在大量領導一般公務用車違反規定配備的問題,不該有車的有了車。要發放補貼,首先要解決這個問題。同時,補貼的用途要進行界定,警惕變為個人的變相福利。王錫鋅建議,補貼資金不要發放到個人,而是由單位設定一個賬戶統籌管理,這樣利于監管。
模擬題
近來,國家出臺政策,取消一般公務用車,對此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
長期以來,公車私用現象嚴重,不僅敗壞社會風氣,損害黨政機關和黨員干部的自身形象,而且還給國家造成了損失,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了有效遏制車輪上的腐敗,中
辦、國辦先后多次修改并發布了《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配備使用管理辦法
眾所周知,“公車腐敗”問題一直飽受社會詬病。就單拿公車私用這一項來說,現在社會上普遍流傳著公車使用三個“三分之一”的說法,即辦公事占三分之一,領導干部及親屬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機私用占三分之一。
仔細分析,導致公車腐敗的最主要原因還是特權思想作怪,也就是說與之相配套的監管制度不健全。要想整治“車輪上的腐敗”,就必須將公車腐敗的特權徹底地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制度來管人、管權、管車。
毫無疑問,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
要想更好地貫徹執行《條例
“車輪上的腐敗”如今已經成為影響官員形象的負資產,領導干部們如果能轉變心態,以實際行動配合和推動公車改革,或許也是對自我形象的一種積極救贖。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