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中學初二年級共有620名學生參加期中考試,其中語文及格的有580名,數學及格的
有575名,英語及格的有604名,以上三門功課都及格的至少有多少名同學?
A. 575 B. 558
C. 532 D. 519
2. 下列有關中國四大民間傳說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四大民間傳說全部是描述的愛情故事
B、董永與七仙女是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
C、民間傳說是由真實人物的傳記演變而來
D、學界一般按照歷史時代對傳說分類
3.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是( )。
A. 發明于宋代的“青州白丸子”被譽為中醫藥發展的活化石
B. 《牡丹亭
C. 中國頗具影響力的航海保護神——《媽祖信俗
D. 以錘為筆、以鐵為墨、以砧為紙的蕪湖鐵畫
4. 判斷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辭手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對偶)
B.雷鋒說:“大嫂,別問了,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借代)
C.古老的神州是一頭沉睡未醒的睡獅,一旦覺醒,定會橫空出世。(比擬)
D.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排比)
【參考答案】及解析
1. D【解析】抽屜原理,620-580=40,620-575=45,620-604=16,所以答案是620-(40+45+16)=519,答案選擇D。
2. 【答案】A。
答案解析:這個題目考查的是文學常識。四大民間傳說為:《牛郎織女
3. D [解析] 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從這些詞中我們可以看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中的“非物質”所在,即以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為目的的精神生產這層含義上的非物質性。實物性質的遺產須以其表演藝術為載體,傳統的手工藝作品一般不稱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應該是其技能,故D項應為“蕪湖鐵畫鍛造技藝”。
4. C【解析】“古老的神州是一頭沉睡未醒的睡獅,一旦覺醒,定會橫空出世”該句的修辭手法為“暗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