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公務員考試網計算機常識-單元測試
單元測試是對軟件設計的最小單位——模塊(程序單元)進行正確性檢驗的測試。單元測試的目的是發現各模塊內部可能存在的各種錯誤。
單元測試的依據是詳細設計說明書和源程序。
單元測試的技術可以采用靜態分析和動態測試。對動態測試通常以白盒動態測試為主,輔之以黑盒測試。
單元測試主要針對模塊的下列5個基本特性進行:
① 模塊接口測試——測試通過模塊的數據流。例如,檢查模塊的輸入參數和輸出參數、全局量、文件屬性與操作等都屬于模塊接口測試的內容。
② 局部數據結構測試。例如,檢查局部數據說明的一致性,數據的初始化,數據類型的致以及數據的下溢、上溢等。
③ 重要的執行路徑的檢查。
④ 出錯處理測試。檢查模塊的錯誤處理功能。
⑤ 影響以上各點及其他相關點的邊界條件測試。
單元測試是針對某個模塊,這樣的模塊通常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程序,因此模塊自己不能運行,而要靠輔助其他模塊調用或驅動。同時,模塊自身也會作為驅動模塊去調用其他模塊,也就是說,單元測試要考慮它和外界的聯系,必須在一定的環境下進行,這些環境可以是真實的也可以是模擬的。模擬環境是單元測試常用的。
所謂模擬環境就是在單元測試中,用一些輔助模塊去模擬與被測試模塊的相聯系的其他模塊,即為被測模塊設計和搭建驅動模塊和樁模塊。
其中,驅動模塊相當于被測模塊的主程序。它接收測試數據,并傳給被測模塊,輸出實際測試結果。樁模塊通常用于代替被測模塊調用的其他模塊,其作用僅做少量的數據操作,是一個模擬子程序,不必將模塊的所有功能帶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