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信息網提醒您關注:2011年濟寧市第一批緊缺人才招聘公告
為貫徹實施“人才強市”戰略,強化我市緊缺人才引進和優秀人才儲備力度,今年繼續面向社會招聘緊缺人才,現公告如下:
一、招聘條件
(一)事業單位招聘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2、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
3、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適應崗位的身體條件;
4、崗位要求的專業或技能條件;
5、博士研究生年齡在40周歲以下(1971年6月30日以后出生)、碩士研究生年齡在35周歲以下(1976年6月30日以后出生);
6、招聘崗位所需的其他資格條件。
留學回國人員應聘的,須出具國家教育部門的學歷認證、我國駐外使領館的有關證明材料。
(二)企業單位招聘條件
應聘企業的人員除具備本方案規定的學歷、專業要求外,其余招聘條件由用人單位自行規定。
二、有關待遇
被確定聘用的人員,符合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引進的若干規定
二O一一年一月十二日
附件:
附12011年濟寧市第一批緊缺人才需求表
表1:2011年市直事業單位緊缺人才需求情況表
表2:企業緊缺人才需求表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附2致廣大優秀在讀研究生的一封信
廣大優秀在讀研究生: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濟寧是著名的“孔孟之鄉、運河之都”,地處山東省西南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現轄2區(市中區、任城區)、3市(兗州、曲阜、鄒城)、7縣(泗水、微山、魚臺、金鄉、嘉祥、汶上、梁山)共12個縣市區,1個高新技術開發區和1個旅游度假區。總人口822萬,總面積1.1萬平方公里。
歷史文化璀璨。濟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夏朝時稱仍國,周朝稱任國、魯國,秦朝稱任城,北宋時稱濟州濟陽郡。元朝定名為濟寧,據傳因地勢較高,常免于濟水之患,可保安寧,故而得名。濟寧文化底蘊豐厚,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和儒家文化發源地。在這片沃土上,相繼經歷了東夷文化、儒家學說和多元文化三次輝煌期,孕育了孔子、孟子、顏子、曾子、子思子五大圣人,也是軒轅黃帝的故鄉。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和興盛,使濟寧成為“水陸要沖,舟車云集”之地,文化又具有融南匯北的特色,被稱為“江北蘇州”。境內文物古跡眾多,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處,孔廟、孔府、孔林為世界文化遺產,曲阜、鄒城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宏大文化工程——“中華文化標志城”主建地就選址在曲阜、鄒城及兩市之間的九龍山區。
資源優勢明顯。濟寧具有平原、山區、湖區多種地形,是山東重要的糧棉油基地和特色農產品基地,金鄉大蒜、魚臺大米、小尾寒羊、微山麻鴨等具有較高知名度。擁有30多種礦產,煤炭儲量250多億噸,占全省一半以上。電力裝機容量920萬千瓦,占全省六分之一,年發電量423億度。淡水資源充沛,境內河流眾多,微山湖湖面1260平方公里,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文化旅游資源獨具特色,東有“三孔四孟”、西有水泊梁山、南有河湖濕地、北有中都佛苑,形成了儒家文化、始祖文化、運河文化、水滸文化、佛教文化交相輝映,“東文西武、南水北佛”的旅游格局。一年一度的國際孔子文化節被評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的十大節慶活動”之一,前年升格為省政府和國家文化部、教育部、旅游局、中國僑聯等部委聯合主辦。首次以中國人名字命名的國際獎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教育獎”,連續三屆在我市頒發。
區位交通優越。濟寧是連接華東與華北、中原與沿海的重要樞紐。京九、京滬、兗石三條鐵路,京福、濟菏、日東三條高速公路和四條國道在境內交織成網;正在興建的京滬高速鐵路在曲阜設立站點;濟寧曲阜機場開通北京、上海、廣州等航線;京杭大運河縱貫全境,千噸級船隊可直達長江,內河航運能力占山東省的80%以上,立體交通網絡基本形成。
產業體系完備。經過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特色鮮明的產業體系。擁有農業特色產業基地2760處,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0家。煤化工、機械制造、生物技術、醫藥食品、紡織服裝五大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建成機械制造、生物技術、紡織新材料、專用汽車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培育了一批知名骨干企業和名牌產品,兗礦集團、小松山推、如意毛紡、雪花集團、太陽紙業、魯抗醫藥等一批骨干大型企業保持了在全國同類企業的領先水平,全市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企業2家,過50億元的6家,過10億元的36家,過億元的366家。擁有13個中國馳名商標、113個全國全省名牌產品和5家上市公司。目前,已有26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落戶濟寧。
綜合實力較強。2008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22.2億元,增長13.1%;地方財政收入119.5億元,增長1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796.8億元,增長25.2%;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28.3億元,增長23.2%;農民人均純收入5965元,增長13.2%;城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17元,增長12.4%。今年第一季度,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58.6億元,增長6.6%;預計上半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5%,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8%。各項事業積極推進,民生水平有新的改善,社會更加和諧穩定。濟寧先后榮獲“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五連冠、“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山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市”等稱號,列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70位。下轄的鄒城市、兗州市為全國百強縣(市)。
當前濟寧正在搶抓國家擴內需、保增長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利好時機,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尤其注重以加大產業投入,實施大項目帶動為抓手,在更高起點上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速推進經濟戰略轉型,著力構建以高新技術為先導、優勢產業集群為主體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孔孟文化為品牌、河湖名勝為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立體交通為依托、運河黃金水道為紐帶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組團布局為骨架、生態宜居為特征的魯南中心城市,全力推進科學發展跨越發展。近期,濟寧市策劃包裝了100多個投資過10億元的大項目,涵蓋了機械制造、煤電化工、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生物醫藥、電子信息、文化旅游等各個領域,項目的前期工作均已到位。
濟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大力實施人才興市戰略,全市人才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人才引進、人才培養、載體建設等工作成績顯著,產業人才呈現加速集聚的發展態勢。為進一步吸引人才來濟建功立業,近期,市委市政府又出臺了《關于加快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引進的若干規定
為大力引進儲備高層次青年人才來孔孟之鄉創新創造創業,濟寧市委、濟寧市人民政府提出建立人才儲備制度。依托市、縣人才服務中心設立人才儲備中心,吸引儲備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高層次畢業生,由同級財政發放一定的生活補貼。對屬于我市緊缺專業的國家“211”院校在讀研究生,儲備人才的專業目錄及儲備數量每年第1季度發布。本次主要采取“訂單式”儲備,主要面向我市緊缺專業國家“211”院校在讀研究生,畢業后愿來我市工作的人才。儲備期最長不超過3年,儲備期間博士研究生按每年每月2000元、碩士研究生按每月1000元發放生活補貼或學費補助。熱烈歡迎廣大青年人才踴躍報名,赴濟發展!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曾經孕育璀璨儒家文化的濟寧,是一片生機勃發、充滿希望的圣地沃土,是您建功立業、創新發展的風水寶地。
濟寧歡迎您!
濟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引進聯系方式:
市人才中心人才流動服務科:0537—2967973
聯系人:李德良、肖蒙
電子郵箱:sdldl920@163.com
附3濟寧市引進儲備國家“211”院校優秀在讀研究生報名表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附件1、2011年濟寧市第一批緊缺人才需求表
附件2:、致廣大優秀在讀研究生的一封信
附件3、濟寧市引進儲備國家“211”院校優秀在讀研究生報名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