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河北省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部分)第一部分 言語理解與表達
1.年長的兒童之所以比年幼的兒童的記憶量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年長的兒童對所要記憶的材料有更多地了解。甚至于那些更精通某一領域的兒童對相關信息的記憶能力比普通成人還要強。 根據這段話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年長的兒童比年幼的兒童記憶能力好 b.只要兒童比普通成人更精通某一領域,那么一般的他在這一領域的記憶能力比成年人強 c.年長的兒童比年幼的兒童記憶量大完全是因為他對所要記憶的材料了解 得更多 d.小明在象棋方面的記憶能力比小寧好是因為它比小寧年紀小
2.用文字點綴服裝,已經成為世界服裝潮流。用漢字做服裝裝飾,更受消費者歡迎。在日本街頭,穿“真”“誠”“愛”“美”等漢字服飾的年輕人到處可見。美國、法國等西方國家的年輕人,則喜歡在服飾上用“龍”“鳳”“虎”“獅”等漢字作點綴。只是因為,日本和美國等國家近年來興起了“漢語熱”,具有藝術性的漢字裝飾也由此興起。 這段話談論的主題是() a.世界服裝的新潮流 b.漢字在日本和西方很受歡迎 c.日本和美國人喜歡用漢字來裝飾服裝 d.日本和美國興起了“漢字熱”
3.通過漲價來扭虧是過去一些企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但在今后企業的發展中則需要加強企業內部的管理和挖潛,提高對外部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市場競爭的能力。 與這段話意義不符的是() a.企業的發展需從管理和挖潛上找出路 b.漲價的因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c.通過漲價,企業的經濟可以得到暫時的增長 d.企業今后的發展,光靠漲價是行不通的
4.森林是人類文明的搖籃,是最直接影響人類能否生存下去的生態因子。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以此平衡著大氣二氧化碳的比例,據估計 ,世界上的森林和植物每年產4000億噸氧氣。森林是造雨者,不但影響降水量,且減緩山坡上的土壤侵蝕。 這段話支持了這樣一種觀點,即森林() a.是造雨者 b.吸收二氧化碳 c.是人類文明的搖籃 d.是最直接影響人類生存的生態因子
5.據李愧變法之后,商鞅在秦國實行變法。雖然開始較晚,取得的成效卻很顯著,其價值仍可以同李愧變法并駕齊驅。 最能準確附屬這段話意思的事() a.李愧變法早于商鞅變法 b.商鞅變法開始太晚 c.商鞅變法意義同樣深遠 d.商鞅變法開始同樣很晚,但收效明顯
6.佛教雖然提倡超塵脫俗,四大皆空,但到底不能離開人間,所以他也并不能完全免俗。佛教中也有不少財神爺,看來,愛財者心,根除也難。據佛經上講,佛祖釋迦牟尼曾經受過龍女的布施--一顆價值三千大千世界的珠寶!釋迦牟尼馬上就讓她立地成佛。 對這段話最準確的復述是() a.佛教也不能免俗 b.愛財之心,人之常情 c.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有愛財之心 d.面對財寶,提倡四大皆空的佛教也不能完全免俗
第二部分 數量關系
一.數字推理。
1. 35,7,5,(),25/7 A.1 B.7/5 C.3 D.5/7
2. 1/9,2/27,1/27,() A.4/27 B.7/9 C.5/18 D.4/243
3. 1/2,1/3,2/5,3/8,5/13,() A.10/26 B.8/19 C.8/21 D.不清楚
4. 3,4,8,17,() A.25 B.29 C.33 D.41
二.數學運算。 1. 1.25X35.7X32X25的值為() A.35700 B.3570 C.5240 D.54450
2. 小黃家的時鐘每小時慢六分鐘。每天,小黃起床后早上六點按電臺報時將鐘與標準時間對準,下午他回到家里,鐘正好敲3點。這時的標準時間是幾點鐘?() A.3 B.4 C.5 D.6
3. 如果A〉B且C為正數,請問下列式子中哪一個是錯誤的? A.AC〉BC B.C-A〉C-B C.A+C〉B+C D.A/C〉B/C
4. 如果前天是星期天,那么213天后是星期幾? A.星期五 B.星期三 C.星期二 C.星期天
5. 從1985到4891的整數中,十位數與個位數字相同的數有多少個?() A.181 B.291 C.250 D.321
第四部分 常識判斷
1.在下行文中提出執行要求時,要是丑聞著不折不扣執行文件,應寫作() A.參照執行 B.遵照執行 C.餐桌執行 C.按照執行
2.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 A.4.22 B.12.1 C.3.12 D.5.1
3.馬克思指出,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追加資本,“是資本化的剩余價值。他已開始就沒有一個價值原子是有別人的無酬勞動產生的” 這句話表明() A.追加資本來源于資本家的勞動積累 B.資本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重要源泉 C.資本主義生產實質是剩余價值生產 C.剩余價值是資本積累的唯一源泉
4.中國的佛教由印度傳來,并在中國扎下根,興盛了一千多年。可見() A.中國的佛教與印度是完全相同的 B.印度的佛教一定比中國的興盛 C.中印的佛教有相似之處,但中國佛教已經融入了中國文化社會,與印度佛教不同了 D.中印是一家人
5.有一篇文章這樣寫道:“在元代,有這樣膾炙人口的名句:`落葉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有個人看了這段話立即說“錯了”,他的根據是() A.這兩句詩是唐代而不是元代的 B.這個人知識匱乏,不明所以 C.這個人沒聽過這兩句詩,所以并不能算名句 D.詩的順序不對
6.地球自西向東自轉,故從南極大陸中向邊緣地帶吹的風() A.自南向北運行 B.自北向南運行 C.成順時針方向 D.成逆時針方向 7.發現行星運行規律的天文學家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開普勒 D.張衡 8.關于地中海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副極地低氣壓帶與西風帶交替影響 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C.分布在大陸西岸南北緯30-40度之間 D.典型植被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9.法律關系是由()保證的社會關系。 A.國家法律 B.國家權力 C.國家強制力 D.國家司法機關
10.對農村社區特征表述正確的是() A.人際關系以血緣為基礎 B.人口的同質性強,社會整合程度高 C.與城市社區相比,人們的社區意識較差 D.以傳統道德和禮俗為社會控制的手段 答案: B C B D C D B D C C A B B A B D A D C A A C A C D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