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在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1.覺察刺激之間微弱差別的能力稱為( )(昆明市)A.絕對感覺閾限 B.絕對感受性C.差別感覺閾限 D.差別感受性2.具有感染性的,比較平穩而相對持久的情緒狀態是( )(合肥市)A.熱情 B.心境 C.激情 D.應激3.信息的發送者與信息的接受者之間的信息相互作用過程是( )(安慶市)A.信息傳播 B.人際溝通 C.人際吸引 D.人際關系4.某學生活潑、好動、樂觀、靈活,喜歡交朋友,愛好廣泛,穩定性差,缺少毅力,見異思遷。他的氣質類型屬于( )(長沙市)A.多血質 B.膽汁質 C.粘液質 D.抑郁質5.小明既想參加演講比賽,鍛煉自己,又怕自已講不好,被人譏笑,這時他面臨的心理沖突是( )(海口市)A.雙趨沖突 B.雙避沖突 C.趨避沖突 D.雙重趨勢沖突6.去過幾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畫出具體的路線圖來,認識發展到( )階段的兒童能做到這種程度。(九江市)A.感知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具體運算階段 D.形式運算階段7.把兩個或兩個年級以上的兒童編在一個班級,直接教學與布置、完成作業,輪流交替進行。這樣在一節課內由一位教師對不同年級學生進行教學的組織形式是( )(無錫市)A.合作學習 B.小班教學 C.復式教學 D.分層教學8.晶體智力( )(杭州市)A.在成年期不會增長 B.在成年期開始衰退C.在20歲左右達到頂峰 D.是對已獲得的知識技能的測量9.兒童身心發展有兩個高速發展期:新生兒與青春期。這是身心發展( )規律的反映。(長沙市)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階段性 D.個別差異性10.以教師的語言為主要媒介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表達情感和價值觀念的教育方法是( )(湖州市) A.演示法 B.講授法 C.談話法 D.陶冶法 11.決定教育性質的根本因素是( )(哈爾濱市)A.社會生產力 B.政治經濟制度 C.上層建筑 D.科學技術12.若一家長長期想用看電視作為強化物質獎勵兒童認真按時完成作業的行為,最合適的安排是( )(晉城市)A.規定每周看電視的適當時間B.只有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后才能看電視C.看完馬上督促他完成作業 D.處罰孩子過分喜歡看電視的行為 13.“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所說的是( )(無錫市)A.創造性 B.學習遷移 C.發現教學法 D.學會學習14.( )是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主要場所。(株洲市)A.學校 B.家庭 C.社會 D.工作單位15.( )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教育的基本法,具有僅次于憲法的法律效力。(長沙市)A.《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8個小題,每空1分,共14分)在下列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不得分。
1.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無錫市)2.測評教師授課質量的評價有教師的 、同行、學生及家長的評定。(海口市)3.鄧小平提出的三個面向具體指的是 、 、 。(九江市)4.“千教萬教教人學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是我國著名教育家 提出的。(杭州市)5.關于教育本質,教育家 提出“教育即生活”和“教學方法”打破了傳統教育。(通化市)6.人格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差異和 差異。(湘潭市)7.三級課程管理體制指的是 、 、 。(南昌市)8.義務教育是根據法律規定, 和青少年都必須接受國家、社會、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 教育。(哈爾濱市)
三、判斷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判斷下列各題的正誤,并在題后括號內打“×”或“√”。
1.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活動,教育的價值與功能主要通過受教育者的發展來實現。(南京市) ( )2.捷克著名教育家昆體良的代表作是《大教學論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1.簡述教師勞動的特點。(九江市)2.簡述學生學習的特點。(晉城市)3.簡述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太原市)4.簡述優秀教師的人格特征。(南京市)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6分,共12分)
1.語文教師參與科研對自己的教學有什么影響?(蘇州市)2.結合實際論述如何促進學生獲得陳述性知識。(南昌市)
六、案例分析(本大題共1題,共9分)
珍妮是個總愛低著頭、很憂郁的小女孩,因為她一直覺得自己長得不夠漂亮。一天,老師帶她到飾物店去買了只綠色蝴蝶結,店主不斷贊美她戴上蝴蝶結挺漂亮,珍妮雖不信,但是挺高興,不由昂起了頭,急于讓大家看看,出門與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結撞掉了都不知道。老師也夸她,“珍妮,你昂起頭來真美!”老師愛撫地拍拍她的肩說。那一天,她得到了許多人的贊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結的功勞。從那以后,她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結摘掉,(她一直以為蝴蝶結都在頭上)每天都昂起頭開心地走路。 結合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教師觀和學生觀,試對上例作出分析。(吉安市)
參考答案及解析一、單項選擇題1.D【解析】“刺激之間”為“差別”,從無到有為“絕對”。感受性是一種能力,而感覺閾限是一個刺激量或臨界值。【命題立意】考查感覺方面的內容。【錯因分析】感受性與感覺閾限的理解上有所欠缺。2.B【解析】“感染”“平穩”“持久”都是心境的特點。【命題立意】考查情緒方面的內容。【錯因分析】幾種情緒狀態區分不明確。3.B【解析】略。【命題立意】考查人際關系方面的內容。【錯因分析】概念界定模糊。4.B【解析】題干描述反映了膽汁質的表現。【命題立意】考察幾種氣質類型的特點。【錯因分析】對幾種氣質類型理解不到位。5.C【解析】趨避沖突,是指對同一目的兼具好惡的矛盾心理。【命題立意】考查動機斗爭的幾種形式。【錯因分析】理解不透徹。6.C【解析】兒童在具體運算階段形成守恒概念,并能進行遞推性思維,“記路”反映了這一點。【命題立意】考查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錯因分析】對認知發展各個階段的特點掌握不充分。7.C【解析】這是復式教學的特點。【命題立意】考查對幾種教學模式的理解。【錯因分析】概念理解不清。8.D【解析】晶體智力以經驗為基礎,是對既有知識與學得技能的運用。【命題立意】考查卡特爾的兩種智力形態。【錯因分析】對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區分不明確。9.B【解析】此題強調這兩個發展期為高速發展,故體現了不平衡性特點。【命題立意】考查個體身心發展的特點。【錯因分析】對身心發展特點理解不足。10.B【解析】這體現了講授法的特點。【命題立意】考查教學方法的掌握。【錯因分析】對講授法理解不透徹。11.B【解析】政治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性質,決定教育的領導權。【命題立意】考查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的關系。【錯因分析】理解不夠透徹。12.B【解析】只有強化物與強化行為形成聯結,才能達到強化的效果。【命題立意】考查對強化理論的理解及應用。【錯因分析】理解上的欠缺。13.B【解析】學習遷移是指一宗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這都是典型的遷移現象。【命題立意】考查學習遷移的內容。【錯因分析】對學習心理部分的內容掌握不足。14.A【解析】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命題立意】考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內容。【錯因分析】理解上的不足。15.A【解析】略。【命題立意】考查教育法規方面的知識。【錯因分析】教育法規知識欠缺。
上一頁[1][2][3]下一頁
二、填空題1.教育目的 2.自評 3.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 4.陶行知 5.杜威 6.氣質;性格 7.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8.適齡兒童;九年義務三、判斷題1.√【解析】略。2.×【解析】古羅馬昆體良的《論演說家的教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