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來信
學生不參加實踐就想開證明?烏魯木齊各社區動真格的——
“實踐章”想蓋不容易
編輯部:
今年暑假,那些沒有去社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沒能像往年那樣蓋到社區的證明章。原因很簡單:社區較真了!
8月22日,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青年路社區的李女士準備到社區為上初中一年級的孩子在社會實踐單上蓋社區的章。
然而,由于李女士的孩子未在社區參加實踐活動,她的要求被社區工作人員拒絕了。“要蓋章可以,但前提是必須先來社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面對李女士的要求,社區工作人員這樣回答。
記者了解到,社區“較真”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熱情都比以前增大了很多。
這幾天,來自沙依巴克區揚子江街道辦黑龍江社區的20名中小學生,在社區里參加社區的公益實踐活動。
14歲的徐偉洲參加社區實踐的任務是打掃社區衛生,他說:“平時雖然在家也干家務,但那是父母要求的,其實心里不是特別樂意。這次參加社區的這項活動卻讓我感到心里美滋滋的,能完成老師布置的社會實踐活動,覺得自己很有收獲。”
打掃完衛生的徐偉洲又開始向周邊居民和商戶發放有關平安建設和烏魯木齊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及國家衛生城市的傳單,不停地向大家介紹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的相關知識。
揚子江街道黑龍江社區居委會主任朱玫介紹,社區每年都會舉辦這類公益活動。不管是冬天掃雪還是春節慰問孤寡老人,社區的孩子們都積極參與,不少父母也都非常支持。同時,每所學校都要求孩子們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并在社區蓋章證明。有時有孩子會拿著實踐活動表格直接找社區蓋章,但社區都予以拒絕,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就不能蓋章,社區不應該成為“蓋章實踐”的“幫兇”。“今年的活動是以平安建設、創造國家園林城市和創造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舉辦的,正好讓孩子們一起參與。”朱玫說。
同黑龍江社區、青年路社區一樣,今年暑假,烏魯木齊市各社區在對待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較起真來,對沒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堅決不蓋章。
“在蓋章碰壁后,不少學生前來聯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了。”在青年路社區采訪,社區工作人員張女士告訴記者,“這說明只要社區認真對待中小學生社會實踐這件事,是可以做好的。”
“在社區較真的情況下,‘蓋章實踐’消失了,未參加社會實踐的學生,不得不到社區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不僅對學生是個觸動,對家長也是一次教育。”新疆社會學者張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區教育這三者都十分重要,特別是社區教育,是孩子參與社會、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好機會、好平臺。
記者建議,社區也應承擔起培養學生的責任,這個責任的實現就是通過提供相應條件,讓中小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面對學校布置的社會實踐作業,社區不隨意蓋章,并將這種做法長期堅持下去,配合學校監督和引導學生完成社會實踐作業,就是一種教育責任的體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