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邊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羅大佑的歌曲《童年》,許多人并不陌生,那時的孩子,不像現在的孩子這樣會英語、會舞蹈、會上網……但書包也沒有那么重、作業也沒用那么多,更不會有那些“可惡”的培訓班,自然,近視率、肥胖率也沒有現在這么高。
如今,社會競爭激烈,也逐漸低齡化:每年夏天,“幼升小”的激烈競爭都讓人們在這個本來就炎熱的季節分外煩躁,幾乎每一位中國家長都要經歷這樣的一場噩夢。畸形化的各種考試和培訓讓家長和“抓耳撓腮”,也讓許多孩子失去了本該快樂的童年。
而每到此時,也總有教育專家提出建議:提前培訓不一定是好事,與其進行這樣,不如養成孩子適應能力、親近自然……但這個道理誰會不明白呢?
在采訪過程中,許多家長都表示了無奈:面對著為數不多的優質教育資源、面對著“別人的孩子全部起跑了、自己的娃還在原地踏步”的現狀,誰還能淡定地說“順其自然”呢?
“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是我國基礎教育領域最時髦的口號。盡管不少人呼吁家長轉變觀念,但面臨社會競爭的壓力,家長動用一切力量為孩子“搶跑道”。正如一位家長所說:“那條該死的‘起跑線’,理論上不存在,但誰又不能假裝看不見!”
去年,深圳南山區近日上百名家長涌進區教育局,要求孩子能有學位上學。一名家長還帶著孩子跪在該局信訪辦門口,而且一跪就是一個小時!
這一切的背后,夾雜著家長的焦慮,夾雜著學校的無奈,夾雜著政府部門的擔憂,也夾雜著培訓機構的商機,更夾雜著整個教育資源不均以及分配不公的現實!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而教育公平既是一種制度,也是一種價值、一種信仰。在幾天的采訪中,許多人對教育越來越“精英化”感到了灰心。事實上,在人的潛意識中,優質教育是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否接受良好教育是能否分享和利用其他優勢資源的敲門磚。目前,不少人有這樣一種共識:教育公平乃是最根本的公平。其他領域的不公,傷人一時,教育不公 ,害人一世!
溫家寶說: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一個健全的社會,應該有一張安全網,應給每個人以機會,而不是置你于不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補齊教育“短板”,讓家長和孩子不再焦慮,非一日之功。只要多走一小步,就離孩子快樂的童年更近一步,社會也能前進一大步。未來,“教育為公以達天下為公”,才是我們能給予孩子珍貴財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