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起,團中央、教育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決定,共同組織實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每年選拔一定數量的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到西部地區基層,從事為期一至三年的志愿服務。
10年來,“西部計劃”大學生在天山南北,志愿者們通過實施支教、支農、支醫等服務,提高了服務地的教學水平和質量、促進了服務地農業科技的發展、改善了服務地醫療衛生狀況……為當地的發展建設作出了貢獻。他們用自己的激情和汗水,在新疆大地上譜寫了一曲青春之歌。
一支建設新疆的生力軍
“新疆是一個廣闊的舞臺,在這個舞臺上,我們可以有所作為,實現自己的青春理想。”記者曾采訪過歷屆“西部計劃”大學生志愿者,談起他們為何會來新疆,很多志愿者向記者表達出這樣的想法。
10年來,志愿者們用不俗的成績,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服務于巴里坤縣的志愿者王洪生由于表現突出,有力推動了巴里坤縣電子政務從無到有的發展,被巴里坤縣聘用為電子政務中心副主任;服務于奇臺縣的大學生志愿者付靜,在服務期滿返回深圳工作之后,始終無法忘懷自己在疆服務期間所教的學生,毅然放棄了在深圳的工作,回到了奇臺縣一中,現在已是基層師資隊伍中的佼佼者……
這些志愿者中,有的刻苦鉆研,教書育人,成為學校的骨干教師;有的學以致用,精益求精,成為救死扶傷的醫生;有的勇于創新,攀登高峰,成為農業科技專家;有的努力學習,勤奮工作,銳意進取,成為基層的領導干部……
一位團組織負責人在評價這些大學生志愿者的工作時說,這是一支既有現代文化知識和基層工作經驗,又有著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年輕人,他們正成為一支建設新疆的先鋒隊和生力軍,為改善新疆人才隊伍結構,加強基層人才隊伍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