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南京人民中學將"重回"女中 2015年起只招女生
“我請街道上的女裁縫做了個藍底白花的大書包,我背著這個書包,開始了高中三年的走讀生活……”這是近日人民中學校辦收到的回憶文章《四女中崢嶸歲月》,作者是學校1957屆高中畢業生朱新蘭。70多歲的朱新蘭花了近一個月時間,寫下這篇1.3萬多字的長文。幾十位老校友寫下了她們當年的求學經歷,助力人民中學恢復女中的辦學傳統。2015年,人民中學將恢復南京市匯文女子中學的校名,屆時將只招收女生。
50多年前的女中時光
今年3月26日,南京人民中學初、高中語文教師每人得到一本贈書——被國家教育部和新加坡教育部列為推薦書目的《快速識字字典》。字典集小學到高中的常用字,精選名言佳句、詩歌謎語等,趣味盎然。向人民中學贈書的,正是編著者之一朱新蘭女士。朱新蘭是人民中學前身南京四女中57屆的畢業生,她和丈夫楊洪清共同執教于徐州工程學院。
前不久,朱新蘭收到了《人民中學恢復女校致老校友的一封信》。老教授放下手中的工作,歷時近一個月,回憶女中生活,完成1.3萬余字的《四女中崢嶸歲月》。
1954年至1957年,朱新蘭在四女中上高中。“那是我一生中最最幸福的學習時光,為我未來的人生奠定了基礎,指明了方向……”朱新蘭1953年初中畢業,整整復習了一年,終于考上四女中。錄取通知到了初中時班主任那里,班主任也為她高興:“祝賀你啊朱新蘭,往屆畢業生中,今年只有你考上高中了!”當天傍晚,朱新蘭來到四女中大門口,看著墻上的紅榜,“甲班第八個名字是我!真像中舉了一樣,高興極了”。
朱新蘭請街道上的女裁縫做了個藍底白花的大書包,她背著這個書包,開始了高中三年的走讀生活。從瑯琊路走到珠江路南側的“女兒國”四女中,朱新蘭一路上走得飛快,養成了習慣,她后來走路也是這么大步流星。“走進位于南側的教學大樓門口,高掛著的大鐘擺下系著的粗繩,正被微胖的老校工師傅攥在手里,用力搖晃著呢,當——當——當,鐘聲沉重而悠揚,如圣母院的鐘聲,響徹中山路上空。我登上木質樓梯,直上頂層,走進敞亮的教室,迎接老師來上課。”朱新蘭說,教課的老師可以說個個“德藝雙馨”。
當時,同學們學習之余有各種主題的班會,還有專家報告活動和農村實踐。朱新蘭清楚地記得,學校曾邀請一位在天文臺工作的女專家來做報告。
1957年,朱新蘭參加高考,班主任張利杰建議她報師范,以后一面工作,一面進修。就這樣,她進了蘇北師專歷史科學習,后來當過小學、中學和大學的教師。
2015年恢復女中征集故事和老物件
南京人民中學是南京最古老的完全中學,始建于1887年,當時稱沙小姐學堂。1902年學校命名為匯文女子中學,并增設師范科大學部,1915年大學部并入南京金陵女子大學,1927年首次由國人擔任校長,1930年地方教育部門正式批準立案,成為具備一定規模的女子完全中學,1937年學校遷往上海與其他學校合并為“聯合學校”,1942年又稱為“同倫女子中學”,抗戰勝利后恢復匯文女中校名。1952年10月更名為南京市第四女子中學,1968年改名為南京市人民中學,同時變女校為男女生兼收。
目前人民中學位于南京中山路的校舍,正在進行抗震加固改造,學生主要在玄武高級中學過渡。2015年校舍抗震加固改造完成后,人民中學將正式恢復南京市匯文女子中學校名,屆時將只招收女生。
從2012年開始,學校進行女子班試點,初一、高一各招一個女子班。去年開始,人民中學的49名在職教師,在南師大金陵女子學院開始為期兩年的女性教育學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為恢復女校做準備。
“預計今年底校園改造主體完工,明年上半年裝修,明年9月開學,學生就能回到全新的校園。”校方表示。目前,學校在向老校友征集當年就讀女中時的故事和老物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