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3日,保亭思源學校,來自山區的孩子們在上電腦課。 2010年2月,香港言愛基金與海南省簽署協議,向海南省捐助8650萬元建設第二期思源實驗學校5所。 張杰 攝
教育,事關千家萬戶的希望,也是海南省始終堅持優先發展的領域。近年來,海南省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然而海南并不停歇,繼續給力。在省委、省政府2010年為民辦實事十大工程中,“教育優先發展工程”仍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
一年過去了,我們欣喜地發現,2010年海南省“教育優先發展工程” 中關于繼續支持中職教育、加大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建設、提高中小學教育階段教師平均工資水平這三大承諾一一兌現。
繼續支持中職學校建設
免除涉農專業學生學費
“省財政投入4.6億元,重點用于安排省屬職業學校綜合定額經費、補助縣級職業學校公用經費、支持中等職業學校建設,落實中職學生國家助學金、優秀學生獎學金,免除中職涉農專業學生學費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及住宿費。”
這是省委、省政府2010年為民辦實事十大工程中,對支持中職教育發展的承諾。
記者今天從省教育廳職教處了解到,省級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2010年項目單位中省機電工程學校、省農業學校、省華僑商業學校等已經獲得本年度經費支持,已經完成好項目規劃、設計,正在積極進行報建、招標和建設工作。此外,2008年啟動的工科類共享型實訓基地項目設備全部到位,農業類共享型實訓基地建設經費已撥付省農業學校,已完成設備招標工作,設備驗收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
2010年,省財政還投入資金250萬元,市財政配套安排資金,啟動了東方市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宿舍樓建設;省財政安排專項經費750萬元支持儋州、昌江和瓊海等15個市縣的職教中心專業建設,購置了一大批教學實踐設備,大大提高了職教中心的專業建設水平。
省財稅學校校長王曉明告訴記者,學校原來只占地6畝,2005年招生才300人,是個不折不扣的麻雀學校。2010年,省政府投入3000萬元,將位于流芳路的原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校舍無償劃撥給省財稅學校。王曉明高興地說,2010年在校生達到2100人,今年初部分學生就會搬到占地50多畝的新校區上課了。
看著2010年剛落成的六層教學樓和新修的塑膠跑道,澄邁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黃慧球高興地告訴記者,省縣兩級黨委政府都很重視職業教育,這棟新樓和塑膠跑道是縣里投入1000萬元修建的,省里免除了涉農專業學生的學費,縣里還撥款免除了其他專業學生的學費、住宿費和課本費。“全校2100多名學生,除了生活開支,上學幾乎不花錢。有了兩級財政的支持,學校各項運轉良好。”黃慧球說。
省農業學校校長陸紅專說,從2008年起,省政府先后投入3000多萬元為學校新擴建宿舍、教學樓、食堂,2010年還投入1440萬元購買實訓設備。與此同時,省政府還對中職涉農專業學生免除了學費。在雙重利好的形勢下,學校招生規模劇增,包括“村官班”學生在內,2010年該校在校生人數達1.3萬人。
二期教育扶貧移民學校2010年開學
4所思源實驗學校今秋竣工
“省財政投入5302萬元,與香港言愛基金會合作繼續實施教育扶貧移民工程,新建、改擴建5所思源實驗學校和5所用于接收教育扶貧移民學生的學校;完成2009年9所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學校建設,確保2010年秋季學期新增教育扶貧移民學位5500個。”
海南省教育扶貧移民二期工程于2009年啟動,海南省投入一次性建設資金6700多萬元,在文昌、瓊海、萬寧、澄邁、儋州等5市縣,改擴建9所主要用于接收教育扶貧移民學生的鄉鎮中心學校。
“2010年秋季,這批改擴建學校已經正式投入使用,新增優質學位5500個。”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說。
澄邁縣加樂鎮中心學校是第二期教育扶貧移民學校之一。2010年,省財政投入1000萬元、縣財政投入400多萬元,為該校新建了兩棟學生宿舍、一棟綜合樓和教師宿舍樓。“學校以前沒有學生宿舍、教師宿舍和食堂,學生一直不能住讀,老師上班也不方便。”該校校長王廣任說,“2010年擴建后,學校食堂、宿舍、圖書館、電腦室都有了,設施齊全。”
王廣任說,學校以前只有900多名學生,擴建后,縣里撤并了一些偏遠的教學點和小學,目前全校有2100多名學生。隨著配套設施進一步完善,今秋開學還會有更多教育扶貧移民學生進入學校。
在第二期教育扶貧移民工程建設的同時,海南省第三期教育扶貧移民工程(暨第二期思源實驗學校)2010年也拉開帷幕。
2010年2月,香港言愛基金與海南省簽署協議,向海南省捐助8650萬元建設第二期思源實驗學校5所,其中在國興中學和儋州五中原有基礎上首建2所思源高中。因國興中學擴建用地手續正在辦理,因此先行建設其他4所學校。這4所學校計劃今年秋季開學投入使用,共新增學位7200個。
據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介紹,除言愛基金的投入外,省政府2010年投入5000萬元用于二期4所思源學校的建設,以及改擴建屯昌、陵水等市縣5所學校用于接受教育扶貧移民學生。另外,省財政還撥付302萬元用于第一期思源學校學生的交通費、生活費補助等。目前,項目學校均已開工建設。
2月13日,記者來到位于澄邁的第二期思源實驗學校建設工地,盡管元宵節還未過,但工地上一片繁忙,一棟四層樓高的教學樓已經封頂。
施工方海南六建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工地有三分之一的工人沒有回家,春節只放了幾天假就開工了。目前教學樓已完成70%、學生宿舍樓已完成45%的工程量。“今年秋季竣工使用,沒問題!”
澄邁縣教科局局長楊升告訴記者,省縣兩級黨委政府對澄邁思源學校的建設很重視,資金全部到位。“縣政府還在思源學校對面預留了180畝地用作高中部,同時留出3500萬元的預算作建設資金。目前縣里正在申請將其列入第三期思源學校。”楊升說。
績效工資范圍擴大 金額增加
中小學教師工資基本與
當地公務員持平
“省財政投入6.3億元,提高中小學教育階段(含公辦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和幼兒園)教師的平均工資水平,使其達到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2010年8月,經省政府同意,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省教育廳聯合下發有關通知,對海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幼兒園和研訓、電教機構實施績效工資做了具體規定。
隨即,海南省各有關部門對全省公辦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和幼兒園教師的編制和績效工資額度進行了核準,其中,海南省公辦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的績效工資2010年全部發放到教職工,中小學教師工資基本與當地公務員拉平。
屯昌紅旗中學教師黎江娃教高中生物,她告訴記者,2010年績效工資發放后,自己每個月工資比以前增加了500元左右,“高中老師的教學任務很重,績效工資從義務教育階段向高中延伸,對高中老師來說是一種肯定和鼓舞。”
屯昌紅旗中學校長王堅說,海南省從2007年開始對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發放績效工資。紅旗中學是完全中學,有初中部和高中部,但最開始只有初中部老師能領到績效工資,這對高中部老師的積極性有所影響。不過,縣委、縣政府很快出資撥付了全縣高中教師的績效工資。“2010年全省明文規定績效工資向公辦高中延伸,高中老師績效工資有了省財政的保障,對我們來說更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王堅說。
省農林科技學校校長李芳偉說,學校從2008年開始發放績效工資,當時每名老師平均每月增加300元,2009年時增加到450元左右。2010年績效工資發放的力度最大,每名老師平均每月增加800多元。
“經過這三年績效工資的發放,現在老師每月工資比以前增加了近一倍,基本達到當地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有的老師課時多,職稱高,比同級公務員拿的工資都高。”李芳偉說,盡管學校地處五指山市,但教師待遇的改善,讓教師隊伍人心更穩,流失現象沒有了,招聘新教師更容易了。
在教師待遇改善的同時,海南省還加大了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嚴把入口關。
2010年海南省出臺《關于加強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規定從2010年起,各市、縣中小學補充新任教師全部實行公開招聘,擇優錄用,不得再以其他方式和途徑自行聘用教師。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負責制定全省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教師招聘辦法,統一組織全省新任教師公開招聘考試,各市、縣按規定程序擇優錄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