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北京市進入生物學科中考的第一年,試卷兼顧北京市現行不同版本的教材內容和北京市生物學科教學的實際情況,以考查生物科學素養為總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突出對生物學科主干知識和學科能力的考查,學科特色鮮明,為考生搭建展示學習過程與學習成果的平臺。
一、落實立德樹人任務,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
中考生物試題凸顯“立德樹人”的教育功能。如第8題以我國深圳的國家基因庫及其建設為背景,第10題以我國神舟飛船搭載的太空育種工作為背景,反映我國當代生命科學發展的重要成就,增強考生民族自豪感。又如試卷開篇的第1題以“大熊貓”設問,第19題提及備戰2022年冬奧會,無不著眼于將考生當前的學習與國家未來的發展相聯系,注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滲透。
中考生物試題重視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如,第20題引用我國古代醫學典籍《黃帝內經》中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樸素認識,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學科前沿領域的突出成就緊密聯系,引導考生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體現了生物學科的實踐價值。再如第14題討論流感防治,是圍繞珍愛生命、健康生活的問題情境;第16題分析西山國家森林公園的生態系統,是關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內容。這些內容均引導考生關注與生物學相關的社會問題,體現考生的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等核心素養。
二、試題平和親切,突出主干知識的考查
試題總體感覺平和親切,貼近課堂教學,答題過程中學生能夠產生獲得感和成就感。如,第1題考查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第2題考查單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特點;第4題考查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結果;第9題考查對人類性別決定;第11題考查植物生殖方式等,這些題目的考查內容是主干知識和重要概念,學生熟悉,上手快。
試題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如,第6題以球迷觀賽歡呼雀躍的場景為背景考查神經調節的知識;第7題對排球運動員在運動中的動作進行分析等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命科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學生在課堂和考場上都經歷相似的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過程。
盡管中考生物試題只有45分,但考查覆蓋《考試說明》全部知識內容的75%以上,其中Ⅱ級要求的內容占80%以上。試題突出主干知識的考查,引導教學回歸教材,重視基礎知識,聚焦核心內容,摒棄“死記硬背”、“題海戰術”,減輕課業負擔。通過不同梯度的問題以及開放性問題的設計,為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搭建展示平臺,考出課堂表現。
三、注重通過情境創設,體現學科特色
試題通過相關情境的創設,關注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知識理解與科學思維,關注學生對“結構與功能觀”、“進化與適應觀”等生命觀念的形成與理解,更加關注實驗探究能力的獲得與發展。試題通過多維度的情境形式,圖文并茂,可讀性強。不僅考察學生解讀數據、圖文轉化、分析理解的基本能力,同時也為其他能力角度的考查搭設臺階奠定基礎。
試題通過精心創設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文本資料、圖表數據等開合有度、梯次鮮明的問題情境,凸顯學科特色,如試題的第1題、第7題、第8題、第10題、第12題,第14題、第15題這幾道選擇題的情境雖然簡潔,但利用了大熊貓、排球運動、深圳基因庫、太空育種、常見成語、流感預防、實踐活動等貼近學生真實生活的情境信息符號,分別指向了對生物體基本單位、生物的運動、遺傳與變異、動物行為、健康生活、生物技術等生物學科學主干知識的理解、分析、判斷等能力的考查。第16題和第20題則通過西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國典籍對節律行為的闡述為導入情境,多層次多角度的關注了生態系統、節律行為的綜合考查,落實對概念內涵與概念間內在聯系的考查,體現對學科能力的要求。
中考生物試題情境創設的形式多樣,圖文并茂,試題的7、9、13、17、18、19、20都用了不同形式的插圖或數據來突出情境。這些圖有的是示意圖,有的是實物圖,數據呈現也有柱狀、曲線、表格等多種形式,特別是13題與17題的節肢動物鰓進化與毛細血管流速與總面積的兩幅圖片,形式新穎角度獨特,不僅有著嚴謹的來源與科學的表達,也從不同側面考查學生的圖文轉化、主干知識理解與問題解決,聚焦學科能力。
四、注重能力立意,指向問題解決
生命科學是建立在實驗、探究與嚴謹論證基礎上的自然科學。生物試題圍繞生物學科性質,通過生命現象分析、實驗探究、科普文閱讀等,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如,第4題以教材中的細胞觀察實驗,即“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實驗為背景,考查考生對顯微鏡觀察實驗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及觀察結果分析。
如,第18題在人的體循環過程中,創設了新穎、真實、科學的情境,要求學生對所給數據曲線進行分析,從而找出各級血管血流速率與血管總面積之間的關系,并根據試題提供的文字、圖表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發現規律,解決問題,考查考生的科學思維品質。
再如,第19題以教材中實驗為基礎,以備戰2022年冬奧會探究心理壓力對運動員的影響為背景,按照觀察、解釋、分析、推理這一邏輯鏈條設計問題,將考生的思維過程逐步外顯,考查考生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預期實驗結果等科學探究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凸顯對考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考查。
再如,第 20題通過科普文閱讀考查考生的閱讀能力,基于對文章主題的理解和把握、結合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考查考生利用所學生物學知識,解決社會問題;敢于發表個人見解、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
生物試題注重考查學生認識生命現象和規律的一些特有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關注和突出對實驗探究的考查。試題對考生的考查注重“寬”與“活”,引導教學聚焦思維過程的指導和思維方法的培養,引導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做“真”實驗、“真”探究。同時,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閱讀能力,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素養,是終身學習的必要能力。
撰稿人:
荊林海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中學高級(特級)
喬文軍 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 基礎教育教學研究中心 中學高級(特級)
薛紅 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中學高級
楊涌 西城區教育研修學院 中學高級
陳淑香 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 中學高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