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機遇點燃噴薄的創新力
——當代歸國學子創新創業的新特點新趨勢
現在留學生回國后發展機遇多而廣,其中一條越來越寬的道路就是自主創新創業。海歸創業早已有之,但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的發展,新一批歸國學子創業呈現出新的態勢。
帶著高層次項目歸國創業
今年8月12日發布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在國內創業的新生代海歸中,半數左右集中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武漢這5座城市,呈現“一線城市為主導,二線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特點。在創業行業分布上,海歸偏好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領域,最集中的是信息產業,占比近五分之一,其次是服務和文體教育、工藝美術。
“中國未來將成為世界創新創業中心,雖然現在不能準確預言實現時間,但趨勢很明顯,核心標志就是高端人才流入中國。”北大科技園總裁陳庚如此判斷。在他看來,目前中國海歸人才不僅呈現量的增長,更有質的飛躍,“海歸群體結構升級,高端人才比例擴大,一些海歸甚至辭去外企駐華高級職位,主動加入創新創業大潮中。他們大多不是空手歸來,不少人攜有成熟項目、發展資金及管理經驗”。
上述變化體現在他們的創業項目上。“海歸的創業項目絕大多數是以硬技術為核心。”陳庚介紹,“2000年互聯網大潮中,很多項目是把國外已有的產品和技術引入中國,經過本土化而獲得成功。從跟隨模仿到引領世界前沿,海歸的創新創業正向更高級的創新模式發展。”
個人與國家同步成長
與物質條件相比,新海歸更注重精神追求與價值實現。“如今,‘發展’成為點燃當代年輕人內心激情的火種。”北大創業訓練營首席執行官王健表示,“歐美國家給年輕人留下的機會太少,加上語言文化隔閡,他們的才能與價值體現大多呈現等量偏弱的關系。”各國留學生都可能面臨這一窘境,但中國留學生最為幸運的就是他們身后遍布機遇的祖國厚土,一個蓬勃創新的環境能讓青年的個人價值和理想抱負實現幾何級的增值爆發。
對當代歸國學子而言,他們的激情還基于對祖國發展的堅定信心。他們在出國前就對中國勢不可擋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因此,大量留學生的人生規劃中,選擇“暫時離開”的目的直指“凱旋”——在海外提升自我,有一定積累后果斷回國,投身創業大軍。
這也是青年海歸創業者群體的一個新特點,即將個人前途與國家發展機遇緊密結合,相互成就。他們更愿意帶回火種,在鄉梓大地上與祖國一同成長,成為祖國發展的參與者、建設者,以個人創新助力國家發展。
未來前景會更好
一系列社會發展成果正在造就青年海歸創業者的黃金時代,這包括國家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的切實利好。
沿時間軸縱向看,海歸創業環境在不斷改善,尤其是創業起步階段。陳庚將近30年來國家創新創業孵化環境的迭代、演進概括為“一張桌子、一套政策、一塊平臺、一個生態”的升級過程。
橫向觀察,新一代海歸回國后在落腳空間的選擇上呈現多樣化特點。北大創業訓練營合伙人尉國梁介紹,目前全國各省市都在采取措施吸引海歸落戶創業,加之很多城市已形成產業聚集基礎,來自不同細分領域的創業者可以自主選擇,這對海歸企業和當地發展來說,是雙贏合作。
除了客觀條件的變化,社會文化的發展也促使海歸們思想解放。王健分析說:“當留學生看到國內80后、90后中涌現出越來越多的創業者,他們也會想,自己為什么不去試試呢?”
對于留學生回國創業熱潮的未來,陳庚和王健所見略同:目前,歸國學子創新創業正值爆發期,此后,熱潮將逐步穩定下來,確立起更成熟的發展模式,前景會更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