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招辦常務副主任王琳媛:
多關注一下大學的精神特質
記者:填報志愿,到底是看專業、學科排名,還是人才培養理念、就業數據?
王琳媛:填報志愿可參照的維度太多,有成千上萬的考生,就有成千上萬個選擇,一定要深入剖析自身學習樂趣、專業志趣、志愿興趣,制定最優志愿填報策略。在這里,我有兩點想法,分享給大家。
第一,以大學精神導向志愿填報。每所大學各有其特質和底蘊、內涵。大學四年,正值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學精神“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對學生的影響可謂長期而且深遠,甚至可能更勝過知識的傳授。所以,在志愿填報時,考生和家長要多加關注一所大學的精神及其孕育、傳承給學子的特質。就拿我來說,一直學習、工作在交大,接觸過很多交大學子,雖然這些學生畢業后從事的行業不同,性格興趣不一,但交大精神,比如“求實學、務實業”的求真務實精神、“與日俱進、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飲水思源、愛國榮校”所傳遞的感恩與責任意識、“思源致遠”所弘揚的勇創一流的夢想與激情,這些都已經融入他們的血脈,成為學子們人生路上堅定的精神支柱與動力指引。
第二,學會取舍,放眼當下與未來。經過十年寒窗,我想考生基本上已經對自己的特長、天分、興趣等較為了解。在填報志愿時,大部分人對學科方向、領域都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確定。大方向確定后,再找到更適合自身的專業門類。但我想肯定也會有一部分人,面臨著“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困擾。冷、熱門專業與個人志趣間的差異如何取舍?遵循內心的選擇,還是跟隨當下時代的浪潮?對這些考生而言,接下來的志愿填報,面臨的是艱難的選擇,也是對其人生未來預見與規劃的考驗。希望考生們能夠學會取舍,放眼當下與未來,作出無愧于內心的選擇。
記者:除了理念層面的建議,還有沒有一些便于操作的建議?
王琳媛:第一,熟悉政策,知己知彼。在高考改革的當下,志愿填報方式方法較以往發生了一些變化,以往的填報經驗可參考度也沒有之前高。建議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前一定要對各項填報政策做到胸中有數,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相應的志愿批次和填報方式。
第二,關注目標院校。我想大多數同學在填報志愿前就已經確定了幾所心儀大學。對于這些目標院校,考生和家長要及時關注相關錄取原則以及政策,了解各院校之間的差異。比如有些大學在錄取時有級差,有些沒有級差。各個大學的投退檔情況也不盡相同。比如交大在投檔前會與當地教育考試院事先進行溝通,確定投檔比例,并對所有服從專業調劑的投檔考生進行錄取,這批考生無退檔風險。這些政策,考生們也要及時了解清楚。
第三,積極聯系,主動溝通。如今,各高校面向考生的報考服務與咨詢工作做得越來越好,提醒考生們一定要積極聯系,主動溝通。以交大為例,官網、微信、微博都會發布各類招生資訊。同時,報考期間也會在各省市設專家報考咨詢服務,建議同學們及時關注,獲取更多更專業的報考信息。
記者:今年,上海交通大學的志愿填報有哪些批次呢?
王琳媛:2017年,上海交通大學在全國范圍內增加了招生計劃數,進一步增加考生的錄取機會,在全國形成了志愿填報的全批次、全過程和全覆蓋,包括自主招生、提前批、普通批等批次,同時繼續在一省一市開設綜合評價招生,聚焦各類優秀考生,為考生量身定做“最佳填報組合”。
上海交通大學在全國大部分省市都開設了提前批次招生,包含工科試驗班類、理科試驗班類、生命與環境交叉平臺、自然保護與環境生態類、核工程與核技術以及醫學院護理學、預防醫學、醫學技術類等優勢專業。2017年,更是在安徽、甘肅、上海、福建等省市增設了提前批次的招生,為考生們提供更多進入交大的機會。
同時,在面向全國范圍的普通批次招生中,上海交大投放了強勢理工經管類專業和醫學專業,以及精品文科專業。同學們可以根據自身的專業志趣進行填報。
此外,上海交大今年貧困專項計劃和思源計劃的招生數量已經超過了500人。其中思源計劃招生采取了分省制定招生計劃,按高考成績排序錄取的形式,請報考思源計劃的同學們及時關注。
(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