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代碼:100201K
學科門類:醫學
專業類:臨床醫學類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學位
專業介紹
臨床醫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專業。它致力于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做出分類鑒別的能力。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作出分類鑒別的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常見病、多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
3.具有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
4.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5.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要課程
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人體形態學實驗、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循證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患溝通與技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英語、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化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原生物與免疫學、生物化學、病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預防醫學等核心課程。臨床技能培訓、見習、社區衛生實踐、畢業實習(一般不少于48周)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處理臨床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畢業后可以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各科的醫療、預防工作及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
歷年就業率
專業前景
隨著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醫學院校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國總的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就業方向
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處理臨床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畢業后可以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各科的醫療、預防工作及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
就業現狀
1、畢業生人數在增加,就業難度逐漸加大
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由供不應求變為供過于求,就業難度日趨加大。由于高等醫學院校擴大了招生規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總量明顯增加,加劇了就業競爭。絕大多數醫院的發展重點不在擴大規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備一定資歷的專業人才為主,大量接收畢業生的狀況將不存在。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畢業 生就業的難度越來越大。
2、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過高
很多年來,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相對于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確定性比較強,就業形勢一直較好,使他們缺乏競爭意識,沒有緊迫感,多少有一點優越感。多數畢業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把擇業定位在城市、大醫院、經濟效益好的單位,就業的期望值過高。然而,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的醫療衛生機構日趨飽 和,醫學人才市場上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大中城市的綜合性醫療機構、經濟發達地區的縣級醫療機構原則上都需要碩士,其次就是獲得英語六級、計算機二級證書。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擇業期望值過高,造成了就業難現象。
3、畢業生供需矛盾
主要表現為:
1.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多,但需求不足。
2.學歷層次供需不平衡,各級醫療單位都有精簡機構和分流人員的趨勢,使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的主要接收能力有所下降,對醫學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出現對人才結構的需求層次上升。
3.地區之間供需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和一些中心城市醫療機構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畢業生多,而符合條件的畢業生少;經濟不發達地區和農村鄉鎮醫院需求量多,但愿意去的畢業生少。
醫學技術發展迅猛,知識更新加快,在校學生不僅應努力完善自己的基礎文化知識以及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各方面的知識技能,調整自己的心態,注意在人際交往、組織管理、語言表達、動手等綜合能力上不斷提高。在應聘時,不少醫院都要求求職者具備復合型能力,不僅要對外科熟識,動過多例手術,而且還要 在內科或者是專科干過幾年。而近幾年新興起的整形外科也是求才若渴。傳統意義上比較小卻很實用的專業,例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人才需求也是持續增長。隨著醫療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民辦醫院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會使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更為搶手。
盡管當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總的就業形勢嚴峻,但由于人們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不斷增大,人的患病率也在增加,現有的醫療系統還不能滿足更多病人的需要,只要每一位畢業生不斷努力、找準定位,還是能夠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開設院校
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
北京大學醫學部
長治醫學院
承德醫學院
赤峰學院
河北北方學院
河北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河北聯合大學
河北聯合大學冀唐學院
河北醫科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臨床學院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
內蒙古民族大學
內蒙古醫科大學
南開大學
清華大學
山西大同大學
山西醫科大學
山西醫科大學晉祠學院
首都醫科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華東地區(包括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上海)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蚌埠醫學院
濱州醫學院
東南大學
福建醫科大學
福建中醫藥大學
復旦大學醫學院
杭州師范大學
杭州師范大學錢江學院
湖州師范學院
濟寧醫學院
嘉興學院
嘉興學院南湖學院
江蘇大學
南京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康達學院
南通大學
南通大學杏林學院
莆田學院
青島大學
山東大學
山東萬杰醫學院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蘇州大學
臺州學院
泰山醫學院
同濟大學
皖南醫學院
濰坊醫學院
溫州醫科大學
溫州醫科大學仁濟學院
廈門大學
徐州醫學院
揚州大學
浙江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濱江學院
華中地區(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
長江大學
長江大學文理學院
長沙醫學院
贛南醫學院
河南大學
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河南科技大學
湖北科技學院
湖北理工學院
湖北民族學院
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
湖北文理學院
湖北醫藥學院
湖北醫藥學院藥護學院
湖南師范大學
湖南師范大學樹達學院
湖南中醫藥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黃河科技學院
吉首大學
江漢大學
井岡山大學
九江學院
南昌大學
南華大學
三峽大學
三峽大學科技學院
武漢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湘南學院
新鄉醫學院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
宜春學院
鄭州大學
中南大學
東北地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
北華大學
長春中醫藥大學
大連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
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
吉林大學
吉林醫藥學院
佳木斯大學
遼寧何氏醫學院
遼寧醫學院
遼寧醫學院醫療學院
牡丹江醫學院
齊齊哈爾醫學院
沈陽醫學院
延邊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
西南地區(包括四川、云南、貴州、西藏、重慶)
成都學院
成都醫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川北醫學院
大理學院
貴陽醫學院
貴陽醫學院神奇民族醫藥學院
昆明理工大學
昆明醫科大學
昆明醫學院海源學院
瀘州醫學院
攀枝花學院
四川大學
西藏大學
西藏民族學院
重慶醫科大學
遵義醫學院
遵義醫學院醫學與科技學院
華南地區(包括廣東、廣西、海南)
廣東藥學院
廣東醫學院
廣西醫科大學
廣西中醫藥大學
廣州醫科大學
桂林醫學院
海南醫學院
暨南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
汕頭大學
韶關學院
深圳大學
右江民族醫學院
中山大學
西北地區(包括寧夏、新疆、青海、陜西、甘肅)
甘肅中醫學院
蘭州大學
寧夏醫科大學
青海大學
陜西中醫學院
石河子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醫學院
西北民族大學
新疆醫科大學
新疆醫科大學厚博學院
延安大學
相關知識
醫學體系
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即通常說的西醫學)和傳統醫學(包括中醫學、藏醫學、蒙醫學等等)多種醫學體系。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系,宗旨和目的不盡相同。印度傳統醫學系統也被認為很發達。
研究領域
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等
基礎醫學
包括:醫學生物數、 醫學生物化學、 醫學生物物理學、 人體解剖學、 醫學細胞生物學、人體生理學、 人體組織學、 人體胚胎學、醫學遺傳學、 人體免疫學、 醫學寄生蟲學、 醫學微生物學、 醫學病毒學、 人體病理學、 病理生理學、 藥理學、 醫學實驗動物學、醫學心理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 醫學信息學、 急救學、護
病學
臨床醫學
包括: 臨床診斷學、 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超聲診斷學、 核醫診斷學、臨床治療學 、職能治療學、 化學治療學 、生物治療學、 血液治療學、 組織器官治療學 、飲食治療學、 物理治療學、 語言治療學、 心理治療學、內科學、外科學、泌尿科學 、婦產科學、 兒科學 、老年醫學、 眼科學、 耳鼻喉科學、 口腔醫學、 傳染病學、 皮膚醫學、 神經醫學、 精神病學、 腫瘤醫學、 急診醫學、 麻醉學、護理學家庭醫學、 性醫學、 臨終關懷學、 康復醫學、 保健醫學、 聽力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