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學術夠格,就給高級職稱
上海交大醫學院40名年輕醫生、研究人員獲破格申報高級職稱資格
31歲的年輕人走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晉升正高職稱的演講臺。昨天,上海交大醫學院2016年度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破格評議專場正式舉行,校方稱,打破學歷和資歷圍墻,只要學術夠格,就給高級職稱!最終有11人獲得破格申報正高的資格,29人獲得破格申報副高的資格。
本報今年10月11日頭版曾獨家報道了上海交大醫學院將在今年年內啟動破格晉升制度,關注到上海人才“30條”春風勁吹下,為人才發展松綁的新政正在這座醫學院破土而出,報道引發廣泛關注。
昨天的“破格專場”上,經上海交大醫學院本部及其各附屬醫院推薦,一批青年人才一一亮相,他們將僅憑學術水準打動學術評議委員會評審專家。這是該校切實推動唯才是舉,讓更多優秀年輕人脫穎而出的全新人才戰略,亦被視為該校推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人才舉措。
據統計,此次有15人破格申請正高職稱,最年輕的是1985年出生的仁濟醫院干細胞中心副研究員朱鶴;有40人破格申請副高職稱,最年輕的是1986年出生的新華醫院兒科研究所的文潔。
“這在以往的醫學科學領域是不可想象的!”一名評審專家給記者分析,以一名高中生進入大學為18歲算起,5年本科、3年碩士、3年博士,畢業就是29歲,就算這個學生不經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輪轉,工作得滿1年才能獲得中級職稱,此后5年能評副高,再5年可評正高,也就是說至少得40歲才能申報正高。在專家看來,如今的人才新政給人才發展大松綁,真正體現“推倒資歷圍墻,讓年輕人才跳出來”。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破格聘任實施辦法(試行)》醞釀已有半年多,明確提出要積極為優秀中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培養和造就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促進卓越醫學創新人才培養,推動國際前沿的原創性科學研究。隨著上海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該校人才戰略的步伐邁得更加堅定。“人才‘30條’的出臺,使我們下決心去徹底打破論資排輩的格局,全力激發年輕人的創新活力。”上海交大醫學院黨委書記范先群教授說。
多年前,這所醫學院曾探索過破格晉升,在1998-2004年,該校先后有上百人享受破格晉升制度,他們中超半數人后來成為國家杰出貢獻者。
中科院院士、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談到,此番“破格”與其說是對傳統的重啟,不如說是面向海外引進人才和本土人才的“升級版”政策。因為上一次破格傾向于補缺人才的多年斷層,如今時代背景下,真正要做的是解除人才發展的掣肘,讓優秀青年人才能跳出來。
今天,獲得破格資格的40名年輕醫生、研究人員將正式進入上海交大醫學院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聘任評議,與非破格人員共同角逐最終的職稱晉升名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