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第三屆全球高校東亞圖書館國際論壇在復旦大學開幕。來自美國、加拿大、韓國等高校東亞圖書館,香港地區和國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50多位圖書館長和館員齊聚一堂,圍繞“東亞文獻的保護與修復”“東亞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建設與共享”兩大主題,展開熱烈的討論。復旦大學副校長許征、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計秋楓、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長周原、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朱強、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陳思和分別致辭。
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中華古籍保護研究院院長楊玉良,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計秋楓圍繞“東亞文獻的保護與修復”,分別以“中華古籍的科學保護”“歷史文獻保護與修復”為題作主旨演講。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張樂天、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中文部主任馬小鶴、匹茲堡大學東亞圖書館研究館員張海惠圍繞“東亞文獻資源的數字化建設與共享”,分別以“中國當代社會生活資料的收集與價值”“美國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數碼化文獻”“中國留學生雜志數據庫建設”為題作主旨演講。
在本次論壇上,來自中國、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的致力于東亞文獻收藏與研究的多家圖書館共同簽署了《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共建共享倡議書》,呼吁為收集、保護和研究1949年以來非正式出版的有關中國社會生活資料成立合作聯盟,以共同促進對當代中國普通大眾社會生活的研究。
隨后還舉行了《四書五經》(田滋茂手抄書法長卷影印本)捐贈儀式。據悉,該書是著名書法家田滋茂先生歷時十年抄寫完成,由深圳航鵬公司影印出版的世界上篇幅最長的四書五經。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國匹茨堡大學、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韓國首爾大學奎章閣、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上海圖書館等20家單位接受了捐贈。
11月11日下午,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匹茨堡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北美高校東亞圖書館,以及北京師范大學、東南大學、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香港大學、浙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和香港地區高校圖書館20余位海內外代表各抒己見,分別就古籍保護與修復、東亞特藏文獻的數字化與共建共享進行了交流。
在11月12日的自由討論環節,與會代表對田滋茂先生抄寫“四書五經”的精神表示欽佩。會議協辦單位復旦大學出版社社長王德耀、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編輯總監廖生訓分別作特邀發言,兩家出版社還專設展柜,展示了最新出版的重點書籍。與會代表還商議了第四屆全球高校東亞圖書館國際論壇的舉辦館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共建共享”項目的正式啟動時間。
經過兩天的會議交流,與會代表對東亞文獻保護和修復技術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取得了一系列共識;倡議在校際圖書館間建立聯盟機制,實現當代中國社會生活資料的共建共享和研究利用。與會者不僅對收集、保存和研究記錄反映中國社會生活變遷的文獻信息的學術研究價值有了新的認識,而且對加強東亞文化的保護和流傳、提升高校圖書館資源共建共享的服務水平亦有了更多的共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