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覺得時間過得那么那么的快,快的一切還來不及去感嘆,好似發生在上一秒,現實卻已是今朝。
生命中很多東西,不知道是偶然,還是冥冥之中就已注定,該來的遲早會來,只是有時覺得一切都還來不及思考,來不及準備好投入戰斗中。
晚報一個月的實習期已經結束,但記憶里的場景卻依舊清晰。
每天定著7:30的鬧鐘,吃一個黑米饅頭,喝一杯豆漿,坐一刻鐘公交,不急不緩,到達報社剛好8:30。拿一份早晨送來的報紙,手里總拎著一個保溫杯,等著老師一起出去采訪,老師打趣地說我像個“領導”。下班后,喜歡一個人步行回家,在綠蔭里穿梭,帶著耳機,那首歌一遍遍回放,亦或有雪花從天而降,亦或欣賞漢口的建筑,一個人沉醉在夜色里。
那時,大部分時候是沉默的,顯得很沒趣,思想也變得有點木訥。說不出為什么,只是有種很拘束的感覺,連步伐都變得小心翼翼的,沒了昔日在校園的“霸氣”。
其實,沉默大部分時候是因為無能為力,做不到全力以赴的好。看似風平浪靜,內心卻是波濤洶涌,在躁動中開始想念20歲的前半段日子。
半年的時間,除了吃飯睡覺這種必不可少的事情,大部分時候都在寫稿子。沒有任何經驗,靠著以一點微不足道的新聞敏感度,以及青春的那一絲激情,成為一名校園記者,混跡于學校的各個角落。手里握著一支筆桿子,以為就是“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
更不會想到一個在樓梯上扭傷了腳的人,還會拄著兩根拐杖去參加記者團換屆競選,長達十四分鐘的演講,不知道是感動了別人,還是感動了自己。最終,憑著“不怕死、不怕苦、不怕累”的三不精神,算是平步青云的當了個“小官”。轉眼間成了一名學姐,感覺卻還停留在大一。于是,便讓一群小鮮肉們以“娜姐”代替學姐的稱呼,來掩蓋已不再年輕的事實,就想永遠十八歲。
行走在校園,一直保持著文藝、小清新的風格。喜歡穿上那條復古的藍色過膝長裙,荷葉邊似的裙擺,走起路來在腳踝蕩來蕩去。一頭并不烏黑的長發像瀑布一樣懸在腰間,戴著心愛的蝴蝶結發卡,過著夢幻般“公主的生活”。于是乎,騙別人說“我要等到長發及腰才找男朋友”。最后還是在某一天咔嚓剪斷,燙成了一頭齊肩短發,不知道心里是有多不舍,把剪掉的頭發當成寶一樣珍藏在盒子里,真是逃不過“矯情”二字的魔咒。
20歲最大的驚喜就是進入了湖北校媒記者團,不知不覺,又向專業層次更靠近了一點。
兩周一次的讀書沙龍,路途輾轉,經常不是搭錯了車,就是坐過了站,或則就是在某個不知名的高架橋迷了路。一次開會通常一天就沒了,還在回校的路上天就已經黑了,身體也疲憊不已。即使這樣,也還是每次都去,不為別的,只為能不斷吸收營養。
校媒小伙伴來自武漢各高校,出類拔萃,記者站站長雷老師在武科大沙龍上形容的精英。除了這兩周一次的會議,我們平日里幾乎不會見面,但很享受那短暫相聚的兩小時,聽他們分享深刻的讀書感悟,每次都能學到不少東西,彌補一下缺失的精神食糧。在這里,才能體會到高手如云,看到自身的不足,也就懂了為什么好友得到去中青報實習的機會,卻沒有立馬去,換做是我也一樣。
閑暇時候想一想,覺得幸運一直相伴,因為身邊的人都那么友好。如果要問為什么,也說不上來。只記得一個姐姐說:“你值得別人去對你好”。上天不斷饋贈新的機遇,也剛剛好把握住了,沒有讓機會丟失,才能一步步成長。因而也特別感激這些人的出現,感恩生活給予的美好。
寒假結束的前夕,遇到了兩個生命中貴人,分別都只有半個小時的交流時間,卻學會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人生并不是沒有停歇的勇往直前,還需要一段日子來沉淀自己,不光是靜一靜心,更是停下來審視一下自己,給出一個全新的定位,這也是在看了那本特勞特寫的《定位》后最大的感悟,它被稱為“有史以來對美國營銷影響最大的觀念”。
自此,給自己列出了新一年的清單,希望在這所學校的最后一點日子里,留下一點更深的印象,做一些對自己對他人更有意義的事情。
曾經認為的讀書是為了學歷,為了工作,為了能有多大的出息,那么,可以把它定位成是為了此生無憾,力所能及做到更好,還能保持一顆善心的存在。
20歲后半段日子又要開始了,無法預料的將來,但我能看到它的樣子,因為路是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