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互聯網+傳播存在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的現象,教育更需要理性迎接互聯網。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長儲朝暉在日前召開的教育+互聯網高峰論壇上表示,互聯網給教育帶來最深刻的變化是話語主體和話語權的變化,使次優乃至劣質教育資源的主體失去話語權,教育本身不斷地改進才能適應變化的需要。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究竟給教育帶來怎樣的變化?在 教育+互聯網高峰論壇上,一線教學管理者、專業研究人員、公益組織成員、社員代表及互聯網企業人士近200人圍繞此主題進行了討論。
中華教育改進社副理事長、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項賢明認為互聯網促進文化權利不斷下移,是人類進步的基本邏輯,互聯網聯的不僅是物,更是人,互聯網帶來了教育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化,千萬不要忽視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巨大意義。
映山紅資本創始人儲小星則提醒,要警惕全民一窩蜂搞互聯網+而忽略教育的本質。
論壇還就教育+互聯網達成了共識,呼吁全社會理性應對互聯網浪潮,教育需要不斷地因應改進,其中最關鍵的是學校要回歸學習的本質,從重視塑造轉向真誠地為學生學習服務。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