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西北工業大學師生對兩化融合及工業轉型升級等主題的理解和認識,作為本屆校友周活動的重點內容,10月17日,西北工業大學特別邀請中航工業信息技術中心首席顧問、金航數碼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寧振波,做診斷分類把脈中國制造2025的專題報告。100多名師生及校友代表參加報告會,共同分享報告中的精彩案例和智慧成果。
未來中國制造:從概念到目標
今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作為我國工業發展未來重要的行動綱領,它的出臺為我國兩化深度融合及智能制造業的發展也提供了機遇。
近來,工業互聯網、工業4.0、互聯網+成為公眾和產業界非常關注的話題。
什么是現代工業體系的核心?
什么是系統工程?
寧振波從概念和問題的提出入手,概要梳理了現代工業體系的由來和發展。他說,工業體系的轉型升級是目前全球各國面臨的普遍問題,其實質就是將傳統的工業體系以試錯法為核心,轉型為現代工業體系的以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為核心。
為應對轉型升級,世界各國提出了一系列的規劃等,如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等等。
他表示,《中國制造2025》核心就是:創新引領、提質增效、綠色發展、兩化融合為主線、智能制造為突破口。
報告中,寧振波還從工業體系的管理及流程構成的角度,具體分析了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四大痛楚:工業文明的缺失、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投機賺錢的思想以及缺少技能專家培養等。
他解釋道,在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工業化發展戰略中,都將CPS(賽博物理系統)作為重點。在我國智能制造業發展過程中,也要重視CPS的核心作用,同時也要時刻提醒自己,技術不是最重要,人才是整個智能制造的最為重要的因素,只有把人與賽博空間、信息物理系統等有機結合在一起,才能提升我國制造業的發展水平。
航空工業展望:折射大學的責任
寧振波1982年從西工大畢業后,就進入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工作(后合并為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先后在各型飛機研制中立功十余次。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飛機全機數字化樣機設計項目)等多個權威獎項。2002年參與飛機制造業數字化工程,參與編制了數百萬字《飛機制造業數字化工程》系列叢書。2009年4月,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聘其為第一批集團信息化專家總體組成員。
寧振波說,航空工業作為現代工業文明之花,在現代工業體系中始終占據高點位置,盡管航空工業歷經百年,但是在新一輪工業轉型升級的過程找那個,航空工業依然生機勃勃、活力四射。新中國的航空工業,仍然是朝陽產業,剛剛開始邁步,在全球市場中,發展潛力巨大。
他表示,新飛豹是中國第一架基于全機數字樣機研制的飛機,開創了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先河,其參與研制人員數萬人,是復雜的系統工程的代表作。
2000年前后,國家為了增強國防能力,啟動了一批軍工項目。新飛豹A型號就是國家在1999年啟動的項目,這是研制進度最緊張的項目,國家要求新飛豹A 兩年半上天,壓力非常大。
寧振波自信地說:我們航空工業有著多年來的技術積累,持續不斷的技術跟蹤,航空不成功,別的行業不可能成功,我們有勇氣、有自信面對挑戰。
最終2002年7月,歷經兩年半時間的研制,新飛豹A飛機上天,這是國內全數字化設計的首個樣機,最大起飛重量30噸、5萬多個結構件、43萬個標準件,該項目2003年獲國家科技進步單項技術二等獎。2002年,波音公司派人來中國學習相關軟件的應用,這是第一次美國頂尖制造企業來中國學習信息化技術。
每次回到母校,都很激動,感謝母校的培養和這么多年來的關注。寧振波對母校的感情溢于言表。
我很自豪地是,當時獲得科技進步二等獎獎勵的10人科技攻關團隊中,有8名都是我們西工大的畢業生。他們都是后來被大家稱為新飛豹敢死隊絕對的主力。寧振波激動地說,西工大是一所以航空航天航海工程教育為特色的高等學府,應該有更多的責任,推動未來的空天文明,服務人類文明進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