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我校主持編纂的大型叢書《衢州文獻集成》,歷經三年終于完成,日前由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正式出版。該“集成”本次出版卷帙200冊,136,000多頁,約4000萬字,收錄衢州先賢和外地人士撰寫的有關衢州的著作236種。
集成的編纂出版,是“十二五”期間我校向市委、市政府交出的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不僅展現了衢州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風采,同時也從一個側面展示了我校的辦學成果。衢州學院此次承擔并出色完成此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對衢州學院的高度信任,同時也表明學校完全有能力承擔服務區域社會發展和文化建設的重任。
浙江素有編纂大型地方叢書的優良傳統,如寧波有《四明叢書》、湖州有《吳興叢書》、溫州有《永嘉叢書》、金華有《金華叢書》,等等。但由于各種原因,衢州歷史上從未編纂過大型叢書。《衢州文獻集成》的編纂出版,是第一次對衢州歷史文獻進行了系統、完整的整理匯編,因而在衢州文化建設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自承擔這項任務以來,學校黨委高度重視,不斷加強組織協調,完善工作方案,專門聘請歷史文獻研究專家黃靈庚教授擔任集成編纂指導,以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團隊為骨干,扎實開展各項工作。歷時三年多的集成編纂工作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配合和支持。編纂人員在進行地毯式普查、充分掌握現存衢州文獻家底和去向的基礎上,深入各地圖書館、博物館以及民間,廣泛開展收集和復制工作,有時甚至為了一種書,就得跑上好幾個來回。嚴謹的態度、務實的工作,確保了編纂質量。正如原國家圖書館常務副館長詹福瑞先生所評價,該集成具有收書全、版本佳、考證精等三大特點,可謂“廣集精審”。
此次集成編纂出版是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的一項重大突破。多年來學校緊緊圍繞孔氏南宗文化資源,有效整合力量,凝煉學科方向,精心打造團隊,在特色培育和品牌建設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集成的編纂出版為學校的人文社科工作創造了新的契機,必將推動我校的人文社科研究和學科建設更上新的臺階,更好地支撐學校內涵建設發展,提升服務衢州社會文化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