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西南交大與金牛區正式簽署合作協議,全面啟動“環交大智慧城”建設,讓成都正式呈現南有“科技城”、北有“智慧城”的“科技雙芯”格局,為成都“創業之城、圓夢之都”注入了新的活力。
“環交大智慧城”啟動儀式在西南交大九里校區國際會議廳舉行。成都市市長、“環交大智慧城”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唐良智,成都市政府資政黃平,成都市政府秘書長張正紅;浙江大學常務副校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宋永華,四川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局長馬赟,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朱穎;金牛區區委書記劉玉泉,金牛區區長唐華;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順洪,校長徐飛,中國科學院院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翟婉明;以及成都市、金牛區相關部門和學校有關校領導、學院部處負責人出席了啟動儀式。儀式由徐飛主持。
“今天我們又干了一件大事”,唐良智在啟動儀式上講道,“環交大智慧城”可以被理解為中央批準四川依托成、德、綿開展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后的第一個工程,是破冰之旅、揚帆之旅。他強調,實現南有“科技城”、北有“智慧城”的力量在西南交大,在“環交大智慧城”的各個單位。“智慧城”的建設有助于把成都建設成國家級創新城市,有助于把成都打造成為全球有影響力的創新創業的中心。他表示,地方政府會全力推進這次全面創新改革。
王順洪在致辭中表示,學校與金牛區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是要充分發揮政府與高校雙方的優勢,區校聯手,共同為金牛區、成都市增添一處新的城市地標。他回顧說,學校自1986年在成都擴建總校至今,成都市委市政府、金牛區委區政府給予了全力的支持和幫助,學校也懷著感恩的心,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力量。王順洪表示,隨著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署,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金牛區人民政府與學校勇于擔當、攜手并肩、共同努力,一定能把“環交大智慧城”的美麗藍圖變成美好的現實。
在唐良智、黃平、王順洪、張正紅、宋永華、翟婉明、馬赟、朱穎、劉玉泉見證下,唐華與徐飛簽訂了合作協議。隨后,唐良智、黃平、王順洪、徐飛、劉玉泉、唐華共同觸摸閃爍的光球,“環交大智慧城”建設正式啟動。
劉玉泉在啟動儀式上發布了《“環交大智慧城”建設發展規劃》。他表示,金牛區與西南交大將充分借鑒美國硅谷、德國慕尼黑、新加坡、以色列特拉維夫等全球創新高地建設模式,充分運用國際知名院校的科研優勢,聚集區域科研院所資源,攜手共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區域創新中心。“環交大智慧城”將以率先實現創新驅動發展轉型為目標,以推動校院地(西南交大、各科研院所、金牛區)協同創新為核心,以優化體制機制為主攻方向,依托西南交通大學及其他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與企業的知識、科技成果和人才資源優勢,共同打造高智力密集度、高產業附加值、高創新創業活力的創新創業中心;將統籌推進經濟社會和科技領域改革,統籌推進科技與商業模式創新,統籌推進校院地融合發展,統籌推進開放合作創新,加快推動西南交通大學爭創“世界一流大學”和金牛區建設“中西部綜合實力領先城區”。
根據合作協議,學校與金牛區將在體制機制改革、經濟、科技、創新創業、教育與人才培養五大領域全面加強合作,將共同探索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推進西南交通大學九里校區周邊舊城改造,共建“智慧城”,共同推進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建設,共同建設“菁蓉創業廣場”等。通過學校與金牛區五大領域的深度合作,可率先探索“三權”改革,打造科技成果轉化自貿區,讓“環交大智慧城”成為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的“先行者”;打造世界超級實驗室,鑄造科技創新驅動新高地,讓“環交大智慧城”成為創新引領與轉型升級的“推動者”;探索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融合”,構建校院地協同發展示范區,讓“環交大智慧城”成為校院地協同與區域發展的“試驗者”;匯集各方創新創業資源,建設全國一流創新創業首選地,讓“環交大智慧城”成為資源重聚與優城興業的“探路者”。
據介紹,“環交大智慧城”建設將在未來十年讓九里校區大變樣。學校與金牛區力爭用十年時間,通過起步、發展、壯大三個階段的建設和發展,到2025年,“智慧城”將建設成為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創新驅動示范區。目前,合作雙方重點打造的是起步區,包括“一核三片區(以西南交通大學九里校區為核心,包括諸葛廟片區、銀桂橋片區以及成都市青少年活動中心片區)”。
其中,作為“環交大智慧城”的核心區域和創新之源、創業之基,我校九里校區擁有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擬率先設立中國成都知識產權自貿區;借力“環交大智慧城”建設,樹立中國“智慧城”的新標桿;布局新材料與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態田園城市、現代服務業、新型城市軌道交通以及國防科技七大科技集群,致力打造成為成都創新創業策源地。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