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師范大學校長董奇:我們倒數300年至500年的人類歷史看,在過去30多年有一個巨大的變化,即世界格局正在發生重大變化。金磚國家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的位置不斷上升,而且趨勢明顯。在未來的30年、未來的50年,也就說50年以后的今天,金磚國家的GDP,金磚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金磚國家對全世界的貢獻作用將會越來越大,這是一個世界性的歷史趨勢。在這種世界大格局的變化下,自然就為金磚國家大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為我們金磚國家大學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北京師范大學正在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學,全面推進改革,我校愿與金磚各大學共同分享學校治理變革的經驗,協同解決在改革發展中面臨的共同問題,探索金磚國家大學變革中的新思想,分享新經驗,為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提供重要的支持。我校愿與其他國家之間共同搭建促進人才交流的平臺,以推動金磚國家大學之間的學生交流、教師交流和優秀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的分享。我校愿與金磚大學搭建科技創新平臺,建立科技文化機制,協同開展全球性、區域性、前沿性的科學研究課題,努力提升金磚國家大學的協同創新能力。我校愿與金磚國家大學共同建立金磚國家聯盟,不斷深化金磚國家包容性和伙伴關系,不斷推進金磚國家的發展,為金磚國家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和人類社會的進步提供服務。
金磚國家大學聯盟的成立是一個好的起點。我們將秉持開放的態度,本著行動性原則,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與創新體制機制,把聯盟的工作做得更扎實、更富有成效。
南非國會議員、前總統曼德拉之孫恩科西·曼德拉:曼德拉總統曾說過,我們認為新的社會秩序應該具備以下特點,國際應該是民主化的,尊重國家選擇權力,尊重人權,消除貧困,改善經濟狀況。而且國際秩序不應該以武力手段解決爭端,應該強調保護環境,加強聯合國的民主機制建設,新的國際秩序應該使聯合國成為一個重要的舞臺和平臺。
是的,我們現在的世界相互依賴性越來越強,每一個國家都是獨立的國家,但是每一個獨立國家的行動也會對其他國家產生影響,所以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一方面要保證國家的獨立,一方面,也不可以將自己的意圖強加到另一個國家上,而是各個國家都應該和平相處,都應該在國際舞臺上有公平、平等發言的機會。當然,要取得如此美好的前景不容易,因為,這就意味著新的國際秩序為各個國家所認可,如果能做到這點,就能減少不穩定性,減少沖突。
我們今天舉辦的大學校長論壇也是一項新的舉措,一項正確的舉措,我們希望大學的合作能夠推動創新、改革和大學本身的發展,我相信,這幾天的討論會取得圓滿的成功,而且是能夠提出務實的效果,能夠為國際新秩序的討論貢獻真知灼見,也能夠為非洲帶來福音。
南非開普敦大學校長馬克斯·普利斯:大學在當今社會的發展中有著非常好的社會條件,所以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創造出一些新的方式,要給市場帶來新的觀點,我們需要讓新一代的人才有新的思維、創新思維,成為一個良好的有創造力的公民。
另外,大學有著特殊的責任,要創造條件讓社會前進。而在這方面,需要大學有冒險精神以及一定的自主性,不僅僅是來自于政府,還包括金融與財政上的自主性,我們知道,有的時候企業贊助也會限制大學的自主性。大學本身有非常多元化的利益相關方,很多時候需要讓學生或者是讓捐款者等也參與到大學的決策中。
當然,金磚國家大學之間需要有一個共同的價值觀,需要有共同的使命。作為南非的大學,我們也面臨著自己的挑戰,所以我們需要去推動創新,為推動我們在政治、經濟、科技以及文化方面不斷地變化去創造條件。
巴西南大河州聯邦大學校長卡洛斯·亞利山德烈·內托:國際關系是建立在一個共同的原則上的,就是各國應該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樣性,而且要保持開放。國際的合作能夠讓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具有更多的經歷、更開闊的視野,也能享受更多的教育資源,大學本就應該是包容的、開放的。
對于當下來說,我覺得應該特別關注一個問題,面對全球在經濟、社會方面所遇到的挑戰,大學能夠起到什么作用?我們的學生、我們的教師,對于社會發展到底能夠起到什么作用?隨著我們國際合作以及學術交流的深入,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大學發展得更好,還能夠幫助我們培養出更好的人才,這就是我們共同的利益所在。所以,從知識、科技、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還有重新設計一個全球的秩序來講,大學都必須履行不可推卸的責任。
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校長維克多·闊克沙羅夫:成立金磚國家大學聯盟,對于我們金磚國家的大學來講非常重要。今天我想探討的是形式與內容之間的關系。
現在大學發展很重視大學排名,但是如果我們過度關注大學排名的話,大學的發展就會產生偏差,從而破壞大學科學研究的傳統。過度關注排名,就會使教授、學生有一個不好的傾向,并對整個大學治理、管理的有效性帶來負面影響。大學應該培養出高質量的科研人員。我們學校通過有關機構的分析,確定了36個主要科研領域。包括非晶體材料、電池、有色金屬動態研究等領域,我們希望能夠推動這36個科研領域發展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成為世界上領先的科研中心。這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科研的實力,同時也能夠推動我們教學質量的提高。
我們積極參加金磚國家大學聯盟的籌備工作。最近,專門針對金磚國家的青年學者,我們建立了相關的專業方向,設立了一些獎學金,可以幫助他們到我們學校學習,并和俄羅斯學生一起共同進行研究。俄羅斯作為金磚國家的輪值主席國,希望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里面能夠發揮自己的作用,比如,在材料科學實驗室方面,進一步推動青年科研人員在機制中的合作。
印度南亞大學校長卡維塔·沙爾瑪:高等教育應均衡發展。大學的發展應該有助于削減地區和人群之間的差異,為此大學必須要重視文化的多樣性。大學要對文化多樣性敏感,可以體現在大學錄取新生應該包括弱勢群體,這些應該成為大學固有的機制。
我們現在很多模式都是西方式的,難道就沒有其他的方式嗎?我們應該思考。當然,我們首先需要理解西方的模式是什么,我們必須去觀察,去辨析。在了解之后,尋求自己的特色,教育既應該有本土化的特色,也應跟上世界的潮流。
模式的轉變會更強調學科之間的相互兼容和滲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各個科目之間分得這么細,涇渭分明。今后大學之間應該有更多交流和合作。所以大學的教育也好、科研也好,都應該走更分散、專業的道路,應該打造更開放的系統。一方面,大學對學生的評估不僅僅是依靠考試的分數;一方面,對大學本身的評估也應該是開放性的,當然這意味著評估的方法會變得更加復雜。
我們的大學和學生都應該看到更宏觀的世界,而不是僅僅關注微觀的世界。大學應該搞更多類型的考試,而不是現在較為單一的方式,教育的內涵應當是豐富的。
中國吉林大學校長李元元:未來在金磚國家大學聯盟與金磚國家網絡大學的新框架下開展合作,我認為可以著重考慮以下問題:第一,以創新驅動合作,著力解決重大的科學問題,全球化背景下的大數據時代為我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研究條件,我們應以創新合作,共同解決人類共同面臨的健康、安全、環境等現實課題。第二,優化合作機制,共同培養創新型人才。未來聯盟院校應該進一步創新機制,推動人才自由流動,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建立前沿科學研究平臺和中外研究平臺機構。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將日益突破國界,突破大學的地理界線,沒有合作將沒有出路,金磚國家高校應該切實抓住機遇,應對時代變革,在新的框架下解決發展,培養符合世界變革與本土需要的國際型人才。
中國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在充滿機遇和挑戰化的時代,金磚國家作為新興的發展中國家,面對的機遇和挑戰尤為尖銳和激烈。在如此尖銳的挑戰和機遇面前,金磚五國能不能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成功轉型,跨越發展,實現各自的發展目標,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應該說發揮著特別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背景下,金磚五國的大學合作具有特殊的意義。
金磚五國加強交流與合作具有巨大的潛力,我認為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加強五國之間的合作:首先,五國政府都應該高度重視,并且給予更多的支持。第二,大學之間應該加強交流,應該從校長做起,校長應該促進交流與合作。第三,通過提供獎學金,更多的在金磚五國之間設立獎學金、科研合作基金等,促進學者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第四,英語毫無疑問,現在、目前、今后很長的一個時期,仍然還是學術交流的一個主要語言,但我認為,我們應該進一步鼓勵和促進對中文、俄文、葡萄牙文等語言的學習,這樣能夠有助于我們的學者和學生更好、更加直接地進行交流與合作。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