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生活像徐志摩所說的如一汪清泉,處處有飛沫,處處有閃光。在王濤的世界里,生活就是像清泉一般單純的,而他卻能用踏實的腳步在這清泉間踩出一串串悅耳的音符。到底是什么成就了飛沫閃光,是他的腳踏實地、專注方寸;是什么打造了這一汪清泉,是他的修身養性、順其自然。正所謂安然前行,水到渠成。
處處飛沫,處處閃光
他三年的專業課成績及綜合排名蟬聯第一,他是連續兩年的國家獎學金獲得者;他擔任2013級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副班;他2011-2012學年獲蘭州大學優秀學生干部、2012-2013學年和2013-2014學年獲蘭州大學學生標兵、2012-2013學年獲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優秀學生干部、2013-2014學年獲蘭州大學團學四星級記者......這還只是王濤大學期間所獲榮譽的冰山一角。諸如此類的獎項多得數不勝數,正如清泉中數不盡的飛沫般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腳踏實地,專注方寸
都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王濤坐擁諸多榮耀,其付出的努力也讓人誠服。
當談到學習經驗時,王濤表示自己沒什么獨到的學習方法,唯一的信念就是踏實,踏實,再踏實。據王濤回憶說,我有一個很奇怪的癖好,上課喜歡記筆記,只要覺得是重點都會全部記下來。正是應了那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誰又知道這不是王濤成功的助燃劑呢?
除了學習,在工作上王濤也十分勤懇踏實。大二時王濤擔任宣傳部部長,堅持用踏實的態度去承擔責任。辛辛苦苦出好的噴繪,因為時效性需要重換主題,便重新來過;借助直立的展板畫海報,結果未干的顏料流淌下來,就跪在地上畫。用王濤的話來說,自己的工作經歷并沒有什么特別出彩的地方,但凡是接手的任務他都用心去耕耘,付之于百分之百的專注來灌溉。
在王濤剛進入大學時,他從未想到最終自己能獲得推免入北京大學攻讀研究生的機會。原本,他只是想每天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件事,過好每一天。或許凌云壯志反而會成為王濤前進路上的羈絆,他更適合拂去空想、專注方寸,一寸、一尺、一仗地開拓前路,直至收獲驚喜。正所謂:積跬步以至千里。
修身養性、順其自然
大學四年,一路走來,一直支撐著王濤前行的并不是他必勝的決心,而是他那順其自然的性情。
從小,家庭教育對王濤性格的養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與大多數家長不同,王濤的母親對兒子沒有望子成龍的殷切希望。母親常對王濤說:既來之,則安之。做好自己就行。他告訴記者,就是因為受到母親的耳濡目染,自己才把事物結果看得很輕。不管面對什么事,王濤總會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我只要專心做人、做事、做學問就好了,之后會發生什么,我只需靜靜等待。懷抱著這樣的信念,王濤一天天長大,性情也修養得愈加從容淡然。
謀事而后順其自然。是王濤一直信仰的準則,他從不為了事情結果的好壞而終日思慮萬千。大二時王濤體育選修了排球課,但是由于力量不夠導致期末的發球考試成為了他頭疼的環節。為了訓練自己的發球,王濤連續兩個星期每天晚上來到排球場上進行練習。最后考試時我發了10個球,只有6個發到了指定位置。王濤有點兒不好意思地笑了,但緊接著他又很認真地告訴記者我重視的是我盡力去做的這個過程,結果怎樣我都順其自然。
得失隨緣,心無增減。面對人生中的起起伏伏,王濤堅信途中變化萬千的風景比不上一路走來那唯獨自己可以品味的回憶與成長。
王濤優異精彩的大學經歷并不是他雄心壯志經營出來的,而是用一顆平常心踏實地鍛造出來的。這個如清泉一般澄澈的少年,他從不為未來擔憂張望,他只會一步一個腳印地安然前行,所到之處,飛沫閃光盛開,最終,一切成就,水到渠成。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