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極性與電偶極矩
極性分子和非極性分子用電偶極矩μ來區別。
(1)電偶極矩μ:μ= q?ι
q:正負電荷中心所帶電量;ι:正負電荷中心之間的距離。
(2)極性分子:正負電荷中心不重合的分子。其電偶極矩大于零,即μ>0
如:H2O,HX,SO2,H2S,HCN等其μ>0,為極性分子。
(3)非極性分子:正負電荷中心重合的分子。其電偶極矩等于零,即μ=0
如:CH4、CCl4、CO2、CS2、N2、H2等μ=0,為非極
化學鍵
化學鍵:分子或晶體中相鄰的原子(離子)之間的強烈的相互作用。化學鍵一般分為金屬鍵、離子鍵和共價鍵。
(1)金屬鍵:金屬原子外層價電子游離成為自由電子后,靠自由電子的運動將金屬離子或原子聯系在一起的作用,稱為金屬鍵。
金屬鍵的本質:金屬離子與自由電子之間的庫侖引力
(2)離子鍵:電負性很小的金屬原子和電負性很大的非金屬離原子相互靠近時,金屬原子失電子形成正離子,非金屬離原子得到原子形成負離子,由正、負離子靠靜電引力形成的化學鍵。
性分子。
原子結構
1、核外電子的運動特性
核外電子運動具有能量量子化、波粒二象性和統計性的特征,不能用經典的牛頓力學來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
2、核外電子的運動規律的描述
由于微觀粒子具有波的特性,所以在量子力學中用波函數Ψ來描述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以代替經典力學中的原子軌道概念。
原電池
(1)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2)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半反應)及電池反應(總反應):
例如銅鋅原電池:
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Zn-2e-1=Zn2+
正極發生還原反應,Cu2++2e-1=Cu
原電池的總反應:Zn + Cu2+= Zn2++ Cu
(3)組成原電池的電極歸納起來分為四類:
1)金屬―金屬離子電極,例如:Zn?Zn2+(C)
2)非金屬―非金屬離子電極,例如:Pt?H2(P)?H+(C)
3)金屬離子電極,例如:Pt?Fe3+(C1), Fe2+(C2)
4)金屬―金屬難溶鹽電極,例如:Ag,AgCl(S)ㄏCl―(C)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