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題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試圖把教育學建立在心理學和哲學的基礎之上( )
A.夸美紐斯
B.赫爾巴特
C.杜威
D.洛克
答案:B
2.贊科夫在《教學與發展》一書中提出五條新的教學原則,不在此列的一條是( )
A.高難度原則
B.高速度原則
C.理論知識起主導作用的原則
D.循序漸進原則
答案:D
3.教育心理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于( )
A.生產勞動
B.模仿
C.語言
D.動物本能
答案:B
4.普通中小學經常組織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興趣小組,主要是為了( )
A.深化課堂教學
B.培養競賽人才
C.因材施教,發展青少年個性特長
D.充分發掘學有余力的學生的學習潛力
答案:C
5.我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是( )
A.壬寅學制
B.癸卯學制
C.壬子癸丑學制
D.壬戌學制
答案:B
6.1985年中共中央頒布《關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要調整中等教育結構( )
A.大力加強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C.實現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與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更好銜接
D.進一步加強中等專業教育
答案:B
7.澳大利亞的教師在向學生講"雪花"這一事物時,采用觀看錄像帶并向空中拋灑大量碎紙片以引導學生體會下雪場景的方式,這種直觀的手段是( )
A.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
C.語言直觀
D.虛擬直觀
答案:B
8.教學的教育性主要體現在教學過程的哪一條基本規律中( )
A.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B.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相統一的規律
C.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D.傳授知識與思想品德教育相統一的規律
答案:D
9."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開口說話",這是充分運用了下列哪一種德育方法( )
A.陶冶教育
B.榜樣示范
C.實際鍛煉
D.品德評價
答案:A
10.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 )
A.上課
B.備課
C.課堂練習
D.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答案:A
11.班級授課制的實施在我國始于( )
A.唐代
B.清末
C.民國初期
D.新中國成立
答案:B
12.學生的"向師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決定了教師的勞動具有( )
A.示范性
B.復雜性
C.主體性
D.長期性
答案:A
13.班主任了解學生的基本方法是( )
A.觀察法
B.問卷法
C.談話法
D.調查法
答案: A1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