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您覺得學校確定建設具有“中原風格”的發展道路有何考慮?
秦耀辰:中原風格是打破中國高等教育“千校一面”現象的需要,是形成大學特色,顯示大學個性的需要。近幾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逐步趨于同化,各個大學的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服務對象趨同,過去很多有特色的大學紛紛改名,出現了大而全、千校一面毫無特色的現象。大學最根本的職責在于育人,教育更注重的是個性化,要培養有個性的學生。學生本身又是一個個體,個性千差萬別,如果都按工廠生產的零部件的模式來培養,必然會抹殺學生的個性、抹殺學生的創造性,這是國內高校多年來培養不出創新人才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打破千校一面現狀,培育創新型人才,就需要培育學校特色,形成自己的風格。我校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中原風格”正好切合了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這條發展道路與國家對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相一致。中原風格實際上是要打造一種學校的個性特色,這是潮流,更是趨勢,方向選擇的非常正確。
記者:我們應該如何理解“中原風格”,它的具體含義主要有哪些方面?
秦耀辰:中原風格包括學術文化風格、學科專業風格、管理風格、育人風格、學校景觀風格。首先,在學術文化風格方面,弘揚中華文化,啟發學術文化自覺,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建設文化校園,實施文化育人,是中國現代大學的根本任務。近年來,我校已逐步打造能夠集中體現黃河文化的一些特色平臺,為我校中原風格的形成起到了支撐作用。其次,學科專業建設要面向中原地區的人才需求,要跟市場對接。中原經濟區、航空港的建設需要一批建設者,大學要面向地方需求培養人才。如果一些學科專業,不能很好地適應地方需要,就要在學科專業上做出調整,真正體現中原風格。再次,管理育人風格,除了課堂上傳道授業的教師外,學校各個管理崗位上工作人員,都要合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能夠體現我們中原特點、中原風格的氛圍,打造優良的育人環境來支撐人才培養,讓培養出來的人才具有中原風格。此外,我校歷史悠久,人文底蘊深厚,校園風景優美,校園風格極富個性,這在國內都是別具一格的。無論是國家領導人,還是國內外的專家、同行,都對我校別具一格的校園布局和美好風光留下深刻的印象。
記者:中原風格是一種什么樣的風格?
秦耀辰:河大在人才培養上注重塑造長效性、慢熱型的鐵塔品牌,我將之概括為:堅韌不拔、厚重大氣;尊重自然、崇尚和諧;不事張揚,求真務實。河南大學,背靠北宋千年鐵塔,自建校之初,我們培養的學生就被深深地打上了鐵塔牌的烙印。百年來,我們嚴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訓,在一代代學人的精心鑄造下,逐漸形成了“團結、勤奮、嚴謹、樸實”的優良校風,先后共培養出50多萬各類專門人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