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張同光在德州職教集團工作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各位理事,同志們、朋友們:
在新的一年即將來臨之際,我們齊聚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共同回顧德州職教集團2014年工作,展望2015年發展前景。借此機會,我謹代表德州職業教育集團理事會,向蒞臨本次大會的各位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一年來關心、支持和幫助德州職教集團改革與發展的各級領導和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謝!
現在,我受理事會委托,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
一、2014年工作回顧
即將過去的2014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匯聚起科學發展的強大正能量;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高規格召開,標志著我國職業教育迎來大發展的春天;十八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吹響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號角。一年來,我們德州職業教育集團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廳、人社廳的堅強領導、大力支持下,積極面對職業教育發展新常態,務實作為,銳意創新,較好地完成了上次年會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為服務德州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和加快區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作出了新貢獻。
(一)集團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日趨完善。積極融入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以服務試驗區建設各項改革創新政策為中心,深化集團內部改革,制定完善集團各項制度措施。在市教育局的協調幫助下,建立起集團成員對話溝通機制,多次召開集團成員座談會。以政府為主導,院校、行業、企業積極參與,集團規范化、科學化、現代化的管理體制初步形成。
(二)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和專業聯盟效能充分發揮。以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為牽頭單位,聯合各成員學校和部分行業企業,成立了德州職業教育集團專業建設委員會和德州職業教育集團專業聯盟。聯盟學校共同制定一體化教學方案,共同探討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探索建立成員學校之間學分互認、學籍互轉的人才培養“立交橋”。建立以行業規范和職業標準為依據的質量保障體系,研究制定職業院校綜合督導評估和績效評價制度,引進社會化評估手段,形成教育與產業、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質量評價機制,有力推動了德州職業教育科學發展。
(三)推進產教融合發展,校企合作成果豐碩。校企合作務實推進,“訂單培養”力度不斷加大,與50余家企業簽訂“訂單培養”、“冠名班”協議,共培養學生5000余名,安排下廠頂崗實習10000余人。
制定優惠政策,企業參與學校教學改革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校企合作建設“廠中校” 3 個、“校中廠”3 個,校外示范性實訓基地達到95家。
校企共建“雙師型”師資隊伍,合作培養制度逐步健全,50余名教師到企業頂崗鍛煉,學校聘用企業技術骨干、管理精英、高技能人才20余人擔任客座教授,大力實施職業教育“德州名校長”、“德州名師”建設工程。
健全完善技能大賽制度,技能大賽成績優異。一年來,集團成員院校參加各類職業技能大賽獲得國家級大賽一、二、三等獎20余個,省級大賽一、二、三等獎五十余個,以賽促教成效明顯。
校企合作務實深入推進,促進招生就業工作實現良性循環。德州職業技術學院連續五年蟬聯全省非師范類普通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第一名,今年實現招生6300余人,創歷史新高。
(四)校校融通,合作發展,助力試驗區建設。發揮集團化辦學優勢,實質性融入我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積極承擔“3+4”、“3+2”、“2+2+1”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任務。
交通職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中職與本科院校“3+4”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學校,完成招生40人;武城縣職業中專、禹城市職教中心、寧津職專、德城區職教中心與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實施中職與高職“3+2”對口貫通分段培養試點,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市實驗中學實施高中、中職“學分互認、學籍互轉”試點等。這些改革,實現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上下貫通”的突破,打破了中職教育的“天花板”,初步構建起職業教育學生培養的“立交橋”。
另外,今年以來,借助試驗區建設和全省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機遇,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精心組織、圓滿完成了400余人的春季高考電子類技能考試、600余人的單獨招生和高等職業教育與技師教育聯合培養兩個專業80余人的招生試點任務;在德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注冊入學試點,發揮了先行先試、示范引領作用。
今年,集團成員院校也取得優異的辦學成績。山東華宇職業技術學院晉升為本科院校;德州職業技術學院省級特色名校建設扎實推進,取得階段性成果;禹城職教中心、德城區職教中心、寧津職專、陵縣職專列入省規范化中等職業建設項目校行列,將分別獲得省財政800萬元的建設資金支持,為職教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五)服務社會能力明顯提高。集團利用技術、人才等職教資源優勢,主動走出去開展服務,實現了學校、企業、社會多方共贏。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充分發揮“國家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國家級示范鑒定所”的品牌優勢,繼續面向全市開展“大培訓”和科技服務戰略,年培訓人員10000余人次,開展職業技能鑒定8000余人次,與多家企業聯合開展技術研發,受到行業企業好評;集團院校發揮專業特色優勢,建立各種行業檢測中心和研究機構,發明許多專利并實現成果轉化,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有的學校組織服務隊走上社會開展專業服務,深受社會歡迎。
(六)集團成員共同發展的平臺進一步擴大。德州市公共實訓中心即將開工建設,成員學校的實訓資源將進一步豐富;德州職教集團網站建成使用,信息互通機制進一步健全;首屆魯冀職業院校畢業生大型招聘會成功舉辦,為成員院校學生搭建了更加廣闊的就業平臺;德州職業技術學院嚴格控制中職生招生規模,為集團其他職業院校騰出了更大的發展空間。集團成員之間在“信息互通、教育共建、資源共享”方面邁出堅實一步。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德州職教集團的發展與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試驗區建設需要和集團成員的期望尚有很大差距,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集團成員單位之間信息互通交流的有效渠道還不暢通;集團內優質資源共享的長效機制尚未構建;深度合作活動載體創新不夠;集團自身建設、運行機制尚不完善;集團的品牌效應、社會輻射力還不明顯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所有理事單位共同研究、共商解決辦法和脫困之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榮”。
二、2015年工作展望
即將到來的2015年,是全面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開局之年,是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攻堅之年,我們職業教育發展既面臨前所未有的黃金機遇期,同時又面臨改革攻堅繁重任務的嚴峻挑戰。我們必須振作精神,合力攻堅,全力以赴做好明年的工作。
(一)總體思路及目標
全面貫徹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14]19號)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為指導,以我市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為動力,以促進教育鏈和產業鏈有機融合為目標,科學規劃集團未來發展,創新集團發展的體制機制,提升集團發展活力,使集團真正成為產教結合的信息匯集平臺、校企合作的組織實施平臺、資源整合的優化配置平臺、人才培養的創新探索平臺和教育成果的社會共享平臺,切實提高集團核心競爭力,打造德州職業教育“升級版”,力爭把集團建成國家骨干職教集團。
(二)主要任務及措施
1.抓好系列文件精神的學習,統一思想,科學謀劃未來發展。以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的重要批示、講話和《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以及魯政發[2012]49號、魯政廳字[2013]126號和我市《關于加快推進省級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的意見》為主要內容,深入學習領會,切實把握精神實質,在學精融通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省、市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搞好頂層設計,科學謀劃集團未來發展。
2.搭建平臺,創新機制。一是建好德州市職教公共實訓中心,搭建學生實習實訓平臺。德州市公共實訓中心馬上開工建設,職教集團應主動擔當,在市教育局的統一協調下,做好相關工作,充分發揮公共實訓中心“孵化器”的作用,實現職教資源開放共享;二是做好職教集團網站的維護和信息更新工作,搭建集團成員溝通交流“無界化”平臺,實現教育教學、招生就業、職工培訓、技術研發等信息資源共享。三是建好創業大學,搭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訓新平臺。集團各成員單位要重視和支持創業大學建設,努力將創業大學建成山東省示范性創業大學。
3.創新活動載體,提升發展活力。一是借鑒兄弟職教集團好的做法和成功經驗,在集團下設若干工作委員會,積極開展相關技能培訓、課程改革研討、項目合作等特色活動。二是繼續實施職業教育“德州名校長”、“德州名師”建設工程,打造校企合作、產教結合、專兼互補的優秀教師團隊,造就一批技術能手、教學名師、專業領軍人物和職業教育專家。三是校企密切合作,進一步健全完善技能大賽制度,以賽促教,共培共育,集團院校要繼續積極組織參加全省、全國職業院校乃至國際性技能比賽,實現比賽成績新突破。
4.繼續加強內部制度建設,完善集團治理結構。要以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力推進依法治校。德州職業技術學院要發揮全省高校大學章程建設試點單位的示范引領作用,積極幫助成員院校抓好章程建設,實現集團成員學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規范辦學。對集團章程以及相關管理制度,要結合實際,作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使其更符合時代發展和現實要求。要加強集團章程和規章制度的約束力和執行力,制定成員退出機制,對長期不參加集團活動或不履行相應義務的成員單位實施強制退出。
5.加強集團品牌化運作,增強集團影響力和輻射力。目前德州職教集團的規模較大,在市內外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但仍需做好集團的對外宣傳工作。需要繼續加大對上級領導部門、社會媒體、其他兄弟職教集團、職業院校和企業的宣傳工作,擴大德州職教集團的社會影響力。
6.打造國家級骨干職教集團,加快德州職業教育進位升級。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放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全局,定位德州職業教育集團發展方向。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方針政策,統一認識,形成合力。要努力為德州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作出貢獻,勇于探索,在建設適應德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樹立新標桿,率先提供個案示范,打造職業教育“德州模式”。德州職業技術學院作為牽頭單位,要發揮省級示范校建設單位引領作用,實現自我超越,創出示范效應,為德州職業教育發展和集團建設做出貢獻。各成員學校要以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賦予職業教育的新要求,重新定位發展目標。成員企業要主動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以積極的態度、高昂的熱情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校企、校校之間要努力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形成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合作辦學、共同育人的長效機制。
同志們,朋友們,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的召開,使職業教育發展迎來了新的春天。同時,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群眾對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新的期盼。讓我們以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在職教集團這個共建共享的平臺上,團結一致、開拓創新,深入交流、深度合作,為高技能人才培養及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為建設適應德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動職教強市、建設幸福德州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