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賀為) “以我滿腔熱血,書寫不凡明天;以我壯志激情,創造嶄新未來;以我火紅青春,建設錦繡中華……”11月23日,江西省萬載縣革命烈士陵園里,宜春學院2014級公共管理2班全體同學,面對革命烈士紀念碑做出了鄭重承諾。
如何讓思想理論課教學更好的面向社會實踐育人?作為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宜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采取了由課堂理論到社會實踐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收到了喜人成效。
2014級公共管理2班同學參觀湘粵贛革命紀念館時,舉行了“追尋革命足跡,弘揚革命精神,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靠接班人”的簽名儀式;在萬載縣革命烈士陵園祭拜革命烈士時,面對革命烈士紀念塔進行了莊嚴宣誓。來自江蘇的馬紅玲同學說:“老師所講和電視所看,都好像離我比較遙遠,這次參觀讓我真實的回到了革命戰爭年代,印象深刻,終身難忘。革命戰爭年的歲月會是如此艱苦,是理想信念支撐著他們,大學生就要有這樣的信念”。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范松仁告訴記者:“高校的實際情況是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不重視,課堂理論教學沒有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往往出勤率不高、課堂效果也不是很好。我們決定讓同學們走出課堂,加大實踐教學比例。”目前,馬克思主義學院已經先后與宜春市的萬載縣、銅鼓縣等眾多紅色教育基地簽訂了實踐教學點協議,充分利用地區優勢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