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農林大學15號學院樓三樓的樓道里,剛剛上完課的大二學生周雅來到“誠信小鋪”,買了一包餅干。她把5元錢放進敞開式錢箱,自行找了1.5元零錢。
“誠信小鋪”由浙江農林大學集賢學院于2012年初創建,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增強師生誠信意識。這個無人值守的售貨攤經營近3年,每天營業額近200元,幾乎未發生過師生購物不付錢的情況。據該校集賢學院副院長彭庭松介紹說,讓學生自行管理“誠信小鋪”,不僅傳承了創業文化,讓學生體驗到了創業的艱辛,同時也成為對師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新載體。
創新實驗142班學生何天海介紹,“誠信小鋪”貨物的銷售價格與超市差不多,產生的利潤主要用來支持學生志愿者活動、幫助貧困生等。浙江農林大學副校長張立欽認為:“大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誠信小鋪’雖然鋪子小,但是意義大。它激發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鍛煉了學生管理的能力,同時也很好地起到了教育學生樹立誠信意識的作用。”(本報通訊員 陳勝偉 本報記者 陸健)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