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感、環境保護、材料、生物、醫藥衛生、中醫和基礎科學等諸多領域開展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近年來,澳中雙方尤其重視加強科技交流與合作,2006年兩國間的高層互訪進一步推動了雙方在科技領域的友好合作關系。
今年2月,中國科技部長徐冠華教授作為澳大利亞政府邀請的貴賓首次訪澳;4月,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澳,見證了《澳中青年科學家交流計劃執行協議》的簽署;4月,澳大利亞教育、科學與培訓(DEST)部長朱莉•畢曉普議員訪華,宣布“澳中政府科技合作特別資金”比以前增加三倍,澳中兩國各出資200萬澳元,每年共計400萬澳元用于加強兩國間的科技合作,此項目的合作期限也將延至2009年,該基金項目優先支持發展的科研領域包括:先進材料,農業,生物技術,環境、信息與通信技術,以及采礦和能源。今年3月,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巴里•馬歇爾教授來華訪問,他在中國高校的精彩演講激發了同學們投身科研事業的熱情。這次教育展科學展示廳的現場將播放20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巴里•馬歇爾教授在華訪問期間接受中央電視臺《高端訪問》節目的采訪以及在上海科技論壇上發表演講并與中國科學家座談的實況。
獎學金名額增加一倍
澳大利亞的教育體系著重于培養人才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無論來自本國還是海外,無論是學生還是研究人員,澳大利亞為他們提供了自由的思維空間,幫助他們充分發掘潛質、拓展才能。澳大利亞高校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具有國際競爭力,這使得它們享譽國際,備受推崇。
為加強澳大利亞與亞太各國的教育科研合作關系,澳大利亞政府最近宣布,自2006年7月1日起的五年間,澳大利亞政府為亞太地區學生提供的獎學金名額將比以往增加一倍以上。澳大利亞政府將為來自亞太各國的19,000名學生提供總額為14億澳元的獎學金資助。在“澳大利亞奮進獎學金”項目下,可接受中國學生或學者申請的學習類獎學金共有5項。其中3項支持申請人攻讀碩士或以上學位,它們分別是:1. 澳大利亞研究生奮進獎學金(Endeavour Postgraduate Awards); 2. 澳大利亞亞洲奮進獎學金(Endeavour Asia Awards); 3. 澳大利亞國際研究生研究奮進獎學金(Endeavour International Postgraduate Research Scholarships) )。中國學生或學者亦可申請2項從事4至6個月短期研究的獎學金,分別為:1. 澳大利亞長江奮進獎學金(Endeavour Australia Cheung Kong Awards); 2. 澳大利亞研究奮進獎學金(Endeavour Research Fellowships)。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