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將深化研究生教育質量改革
不能把論文的數量作為研究生質量的核心
加快形成個性化和更加靈活的研究生培養模式
完善學位授權評估制度和退出機制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趙婀娜)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大會今日在京召開,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介紹,我國將繼續深化研究生教育質量改革,要樹立科學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觀,不能簡單的把論文的數量、考試的成績,作為研究生質量的核心。
杜占元介紹,全面啟動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一年多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積極轉變政府職能,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生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投入與獎勵體系完善等宏觀政策力度不斷加強。下一步我國將繼續更新發展理念,變革培養模式,把研究生教育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當前,深化研究生教育質量改革,尤其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力度:樹立科學的研究生教育質量觀,不能簡單的把論文的數量,考試的成績,作為研究生質量的核心,這樣會引導研究生質量的片面化。要加快形成個性化,和更加靈活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考試招生制度,加強和培養模式的改革的有效銜接,要把考試招生制度和培養模式有機的銜接起來。統籌安排學術學位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階段,促進課程學習和科研訓練的有機結合。要鼓勵行業、企業、全方位的參與專業學會研究生培養和聯合培養的學位建設。專業學位基本方向就是要全面的鼓勵行業、企業參與到聯合培養中來。
同時,要大力加強導師隊伍建設,改變單一以科研為評價的導師機制,支持學術和交流訪學,強化師德師風建設,把學術交流做強、做實、做硬,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導師隊伍的專業水準;建立健全培養單位內部質量保障體系,完善培養單位各項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制度,定期開展以人才培養為核心的自我診斷式評估,建立質量聯合報告制度和質量跟蹤反饋機,把質量保障的主體歸還給學校。同時,強化外部質量評估與監督,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強信息公開,建立與教育質量有效銜接的績效撥款制度,完善學位授權評估制度和退出機制,培養第三方監督機制。同時,要不斷提高研究生教育國際化水平,推動高水平師資來源的國際化,支持與高水平大學開展聯合學位。
杜占元介紹,在新的形勢下,我國研究生教育的質量與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相比,與肩負的使命相比,與國際上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相比,在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教育方式、教育管理和教育保障等方面,仍然存在著明顯的差距。具體表現在:發展理念尚未完全,在主動服務國家大局的體制機制方面,還不完善;培養模式與經濟社會發展多樣化的需求還不適應。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急需得到加強;制約質量提升的深層次障礙還有待破除,質量保證和監督力度需要加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